香港城市大學般哥展覽館將於2022年7月23日至10月23日,舉辦《獵人·戰士·神靈:中國北方游牧藝術》展覽。游牧人在中國和歐亞大陸的歷史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他們的動態直接影響到中國至中歐各王朝的興衰。

「中國北方地區」泛指北方古代胡人曾經活躍的疆域,包括有「中國北方森林最後的獵人」之稱的鄂倫春族、匈奴、鮮卑、柔然等。是次展覽透過250多件藝術品,細說古代游牧人的故事,及其世界蘊含的深刻的精神內涵,反映人與大自然的理想連結,放諸現今社會尤其發人深省。

展覽分為六部份,分別為「鄂倫春族」、「獵人與動物」、「早期獵人——匈奴與鮮卑」、「戰士」、「帝國」、「神靈世界」。從他們於公元前千年鮮為人知的起源,追溯到公元十至十三世紀的「黃金時代」。展覽結合考古學、藝術史及人類學等多元角度,在歐亞大陸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活現這些展品的歷史文化脈絡,完整地呈現了中國北方的古代游牧民族的世界。

「鄂倫春族」被譽為「中國北方森林最後的獵人」,展覽展示了難得一見的鄂倫春族用品,包括衣服、鹿皮小袋、裹腿布、樺皮箱、樺皮馬鞍袋等,呈現鄂倫春族的生活日常。鄂倫春族崇拜鹿,策展人特別安排香港城市大學互動媒體與電算應用中心 (ACIM) 的當代藝術作品「鹿石動畫」在此節迴環舞影,北方森林寧靜而又可怕的氣氛油然而生。

「獵人與動物」展示動物圖案在游牧藝術裡的重要席位。游牧人非常依賴馬、羊、牛、馴鹿和駱駝等馴養動物,以及鹿、虎、豹、狼、熊和猛禽等野生物種。中國北方的動物圖像設計反映游牧人身為牧民和獵人的雙重角色,也是建構其外在形象的重要元素。各式猛獸如虎、獅、狼、貘、犀牛、駱駝、羱羊、犛牛等成為飾品的主要圖案。中國北方地區流行動物盤圈和矩形飾板的設計,將動物擬合成圓形或方形形態。除了以單一動物作為飾品主角外,後期亦發展至兩個或以上的動物組合,例如獅虎、雙羊、對狼等藝術圖案。隨著游牧社會戰爭愈發頻仍,戰士的角色更為重要,這變化也見於動物藝術中互搏和咬噬的場景 (例如虎噬鹿)。動物紋飾經常出現於北部的青銅匕首和刀,對游牧人來說,是顯赫地位的象徵。

「早期獵人——匈奴與鮮卑」展出多個鮮卑士兵、武士、騎馬俑,及其設計華麗的裝備,活現馬背上民族的英姿。匈奴政權融合了多元的游牧和定居的人民。匈奴藝術五花八門的形式、風格、表現和工藝均反映這種多樣性。匈奴注重用於腰帶扣、飾板以及武器上的動物藝術,以反映戰士在游牧社會的崇高地位。鮮卑族追求創新,其藝術風格雖與匈奴相似,但能夠發展出新的圖像,例如同時駕馭兩隻動物的「動物主人」形象。本節展出的配飾,圖案極其複雜,有鷹獸互搏、雙馬武士角力、鷹噬馬等,令人嘖嘖稱奇,表現了匈奴與鮮卑文化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游牧人是天生的戰士,「戰士」一節,展出游牧戰士難得一見的裝備,如鐵飾皮護臂、年代遠古的青銅頭盔、蒙古帝國風格胸背闊板大札等,珍罕難得;戰斧、匕首、短劍、單刀等均是游牧民族常用的武器,而圓刃管銎青銅鉞為是次展覽其中一件最古老的展品。隨著時代發展,游牧人發明了更多不同的裝備,其中原本屬於中國北方匈奴的阿凡爾直背式佩刀,更逐漸成為了中亞游牧民族主要的刀劍類型。這些實用的武器有着各種不同的裝飾或紋飾,如鈴首、獸首等不同動物圖案,藝術造詣高超,饒富想像力和巧思,糅合了游牧文化與漢人的美學。

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帝國,對於中國的影響深遠且多元——在軍事、藝術文化、宗教和語言,以及貿易和外交方面。游牧人在絲綢之路上經商遊走,他們的藝術遺產反映了絲路上的文化交流。絲綢之路的洲際貿易日漸蓬勃,而商品、思想、哲學、藝術、文化和科技的交流亦達至前所未有的規模。「帝國」一節展出鞍飾、馬飾組合,工藝精美、數量繁多,空前絕後。從契丹貴族特殊的葬俗,觀眾可窺探其生前盛裝:頭戴銀或銅鎏金冠,胸前佩掛華麗的琥珀瓔珞、腕飾,腰間繫金銀蹀躞帶或玉石銙革帶,下垂兼具實用及裝飾功能的玉石柄連鞘小刀、金和玉質工具佩飾、小件玉容器等。

游牧人的神靈世界,是另一個廣闊的天地。古代游牧人對生命的無常有著獨特的感悟。佛教教義迎合他們對內心平靜的渴望,在南北朝時期率先將佛教確立為國教。「神靈世界」展出佛教藝術的卓越工藝作品,如坐佛紋金冠飾、刻蓮花紋銅鎏金枕、木雕力士像、以及印度犍陀羅風格的石雕金剛像等,其中赤陶人像和雕塑等具象佛教藝術工藝卓越,其高超水平一直延續到東魏和北齊時期的鮮卑王朝。

是次展覽其他展品包括18件布里亞特大師達西‧那姆達科夫的當代雕塑、Marc Progin的攝影作品、以及張計雲的動畫創作。邵志飛與Sarah Kenderdine的新媒體創作,將兩件薩滿服飾立體地呈現眼前,觀眾可互動探索薩滿服飾不同部位的意義及符號象徵。此外,以iDome 投影科技重塑的公元5世紀雲岡石窟大佛遺跡,令觀眾彷如身處石窟當中;展覽即場放映薩滿動畫,生動有趣地講解了早期遊牧民族的故事。

《獵人•戰士•神靈:中國北方游牧藝術》展覽策展團隊陣容強大,包括鄂倫春基金會創辦人趙式慶先生、般哥展覽館策展顧問懿莎博士、資深中國藝術收藏家盧茵茵博士、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學院講座教授邵志飛教授、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數碼博物館學教授莎拉肯德丁教授等。 

 

_DSC4397_web

_DSC4397_web




UncleBus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