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家經過上環太平山街,可會留意街角有一個像鋼架又像十字架的裝置?那是香港著名藝術家何兆基的作品,正在街角的畫廊展出。就如畫廊負責人說,把其中一件展品放在戶外是因為作品硬朗的線條正好與四周寧謐的小街風情構成有趣的對比。

 

 

展覽名為『育。癒』,展出三位來自不同華人地區的藝術家三種形式的藝術作品:內地水墨畫家魏青吉、香港雕塑家何兆基和台灣裝置藝術家石晉華。何兆基的展品來自他探討多年的『聖光』系列,無論是造型和象徵符號都有濃厚的宗教氣息,如『聖光十號 』以鋼鑄造的手,手心有一個洞,令人想起耶穌被釘十字架,參觀者站在作品前,燈光穿過洞照射在參觀者的額頭,像是給予祝福。『我的作品確是用了宗教的象徵符號,像基督教的十字架和佛教的聖光,實際上我並沒有宗教信仰,近年我看很多佛教的書,但我是從哲學觀念去研究多於宗教。我希望呈現的是一種精神狀態,特別是人類開始意識到肉身的脆弱和生命的限制時,很自然會從精神和宗教層面去探討生命。事實上,我從1990年代開始以身體作為題材至今,大方向沒有改變,只是每一個階段的焦點不一樣。』

例如2006到2009年的作品『有限身』,以鋼條勾勒了人身體的線條,肉身的有限與脆弱與鋼條的堅硬、人體的溫度與鋼鐵的冰冷形成強烈的對比,幾乎像古代刑具,給人非常冷酷的感覺;發展到『聖光』系列,他開始探討人的精神是否可以超越肉體的崩毀,作品中呈現多個宗教的神聖感。如展覽的『聖光四號 – 居心所』像一個小型閱讀室,令人聯想到古代僧侶的修行室,面向觀眾的鋼板上有小洞,觀眾坐進去後,燈光從小洞穿透出來,剛好在頭頂位置展現了一個光圈的輪廓,象徵意味非常明顯。從『有限身』到『聖光』系列,以鋼鐵為物料呈現身體的路線沒有改變,但整體給人溫暖和寧靜的感覺,在精神層面上似乎已經邁入新的境界和更深層的探討。

 

 

何兆基在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後到美國進修,主修雕塑,成為他多年創作的方向。『雕塑與繪畫的創作過程很不一樣。雕塑從概念、初稿到製作對藝術家在策劃和管理的要求更高,而且環境的限制較大。在構思到真正接觸物料的過程中會有新的體會和製作方式,從中產生許多變化,正是雕塑創作的‘即興’地方。』

從美國回港至今,何兆基一直維持藝術家和教師的雙重身份,先後在理工大學、香港藝術中心任教,目前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學院副教授。自己是藝術系『科班』出身,又任教多年接觸無數年輕學生,不知香港近年的藝術教育與學生的學習與就業狀況與當年自己的經歷是否有很大差異?

『當年中文大學藝術系每年大概只有二十個學生,現在多家院校都有藝術創作或有關課程,加上副學士等,整個‘藝術人口’增長了好多倍;而且近年香港藝術市場活躍,現在的藝術系畢業生就業和發展機會的確比以前多很多,當然,要成為全職藝術家的路依然不好走,但是起碼有路可走,其他與藝術有關的工作就更多。要走職業藝術家這條路的話,最直接就是與畫廊合作,不過我必須指出,年輕藝術家太早進入畫廊系統有利有弊。畫廊是商業性質,受市場影響,一些太抽象或含有社會批判性的作品比較難以打入畫廊,又例如一些雕塑作品可能受到場地規限不能展出,如果藝術家刻意迎合口味是有危險的。我很鼓勵年輕藝術家參加比賽或外國的駐場計劃,多認識策展人,一樣可以有很好的發展幾乎。』

『育。愈』展覽

Lucie Chang Fine Arts

上環太平山街26號

直至5月4日

http://std.stheadline.com/yesterday/sup/0421mo109542.html

 




蘇媛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