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啊,我和你媽媽一生夢想:倆口子把臂同遊,沿着四大河流的源頭、上游、中游、下游和入海口,完完整整走一趟」、「這是我倆生命中的遺憾,我本想獨闖四河,可惜未及成行便臥病在牀,他日與你爸爸在天國相聚,他不會怪責我吧……」為圓摯親遺願,退休教師周齡齡(原名周月齡)帶着父母的照片,孑然一身踏上征途,輾轉花了三年時間,遊走中國四大河流——黑龍江、黃河、珠江和長江。沿途所見,她未敢遺忘,執筆寫下逾百篇遊記,集結成書,書名為《圓夢》。
談圓夢,周齡齡意不在說教,而是希望分享她眼中的中國,書中所寫的是遊記、歷史,還有人。這些人不一定是生死之交,大多僅幾面之緣,卻讓人念念不忘。
例如在漠北四天三夜,開着越野車帶她跑遍大興安嶺、陪着她爬上近千級階梯,眺望黑龍江第一灣的孔哥。她還清楚記得,臨別前對方的叮嚀,以及其妻子和小姨到機場送行的場景。
遇好人好事 感受人性本善
又或者那位在拉薩旅行社工作的女員工,連撥十多通電話,助她找到願意在青藏高原駕駛的司機,更花了整個晚上,為她在網上預訂從重慶出發的長江三峽郵輪行程。
還有在她經歷高原反應時,以全身力量從後推着她走上黃河源頭牛頭碑的大個子司機;在她擅闖盤錦高鐵站鐵道警察派出所時,與她友善交流香港情況的公安;在丹東小區閒逛時,送她圍巾當「手信」的服裝小店老闆娘等。
周齡齡驕傲地說,在旅程中甚少做筆記,那些好人好事,卻不時在腦海重映,每個微小細節均歷歷在目,「我感受到人性本善,當你真心對待他人,就能收穫別人的真心。」
雙親畢生付出 辦學作育英才
在眾多面孔里,一路伴隨她同行的,還有父母。一九八八年及一九九九年,周齡齡的爸爸媽媽相繼離世,他們一生深愛祖國,以校長身分作育英才,傳授中文、中史和中國地理等知識,她尤記得母親授課時,繪聲繪影描述東北三省的黑色土壤,又叮囑學生要認識河流源頭。旅程的每個瞬間,她總能看見父母的影子。
時光倒流至上世紀四十年代,八年抗日戰爭結束後的一九四六年,滿懷大志的熱血青年周捷君,眼見戰後中國滿目瘡痍,毅然放棄繼承父親經營的長生店,聯同志同道合的友人,包括妻子呂儀和,在筲箕灣西灣河街一幢舊樓,創立「大同學校」,後拆遷轉移至西灣河區成安街。
「他們深信知識改變命運,特意在木屋區附近開校。」周齡齡說,父母無私奉獻、不求回報,學費僅為當時市民平均薪金的百分五,更安排老師,於課後將學生送回家,讓居於偏僻山頂的基層學生,也能無負擔地上學。
為了辦學,她的父母傾盡一生,全家均在校內居住,她和五名兄長和姊姊,晚上睡在課室的桌子上,哥哥們還擔任校工,清洗全校廁所,「每到颱風天,父母會上山接學生的家庭到校舍避難,而我們要負責照顧他們。」
以教育富強國家 栽種大愛種子
後來她們與姑母的家庭同住,十多人擠住三百呎單位,直至長大成人,她所穿的都是人家的舊衣服,「十八年來,只有六歲那年,媽媽給我買過兩件新衣,一件黃色大衣、一件藍色毛衣。」
她的記憶中,父母忙於工作,不是加班,便是上門家訪學生,甚少陪伴她和哥哥姊姊,她開玩笑地說:「想起來也生氣,他們將所有心思放在其他小孩身上,從未看過我的功課。」
如今回想這段成長過程,仍隱隱含有百轉千迴的情緒。說來神奇,周氏六兄弟姊妹從未埋怨父母,讓他們度過辛酸的童年,周齡齡堅定說道:「因為我們知道,他們不為個人利益,而是希望以教育富強國家,讓百姓過上有尊嚴的生活。」
捐建山區小學 實踐父母思想
她的父母,或者甘願領低薪留在大同學校的老師,那一代人隨着時代遠去,大同學校經歷三十年風雨停辦的故事,留下了甚麼?周齡齡不諱言,他們用「身教」的方法,將善良、勤勞和大愛的種子,栽種在莘莘學子的心靈。
這些精神沉澱在歲月里,六兄弟姊妹在一九九九年,把父母的遺產捐出,用作興建內地山區小學,傳承和實踐父母的教育思想,在清遠佛岡縣石聯村建立石聯大同學校,又修橋補路,讓貧困的偏鄉學生也能上學,得到改變人生的機會。
六人每逢九月開學,均會北上探望學校師生,為他們頒發獎助學金和獎教金,更會在農曆新年與校長和教師吃團年飯,偶爾看看為父母而建的紀念碑,回味當中的豪情壯志,觀照人生。
血濃於水,流着愛國的血脈,周齡齡不忍青少年憎恨國家,故身體力行到內地感受民生,希望喚醒年輕港人拋下偏見,客觀地認識國家,「認清自己的根、家庭的根和國家的根,做人才有希望,中華兒女們,我們一起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