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有沒有隱士?孤高絕世,隱居於林,只有一把古琴,半盞寒燈陪伴寫字作畫度餘生?
不是小說,是真有一位畫家卻在台灣一隅過了數十年『獨立異行』的隱世生活,留下了無數精彩的作品以及一個中國現代畫壇傳奇。
也許大家對葉世強的名字並不熟悉。他1926年生於廣東韶關,1948年考進廣州市立藝術專科學校,1949年與兩位同學為了增廣見聞去流浪,沒想到因為內戰局勢緊張滯留台灣, 從此留在當地,一直到2012年在台北離世。在悠長的歲月裡他離群獨居於台北郊區、花蓮等偏遠地區,製作古琴,教書繪畫,鮮與人交往,不參加展覽,更遑論藝術市場中人打交道了。香港漢雅軒畫廊的負責人、著名策展人張頌仁先生是個例外,他們三十多年前的一面之緣造就了我們得以在葉世強身後欣賞他作品的機會。
『1980年代某天我去台北郊區看他,從台北市中心開車大概要一個小時,然後坐擺渡過河,再走過田野才找到他。他的農舍簡陋狹小,生活簡直像苦行僧。沒想到在他過世後,他夫人在遺物中找到一封信,表示希望由我來幫忙處理作品。於是我就開始整理,聯繫台灣負責籌辦紀念館的單位,並策劃展覽。』張頌仁策劃的展覽包括目前正在漢雅軒舉行的『獨立異行的葉世強』展覽(展期到六月四日)。
『葉世強一生反官方體制,包括學院制度,他自己甚至沒有畢業,當然也反市場體制,所以生前極少參加展覽。他唯一感興趣的是在歷史博物館舉辦個展,在他逝世前幾年的確有這個機會,可惜策展人提出要選擇展品,葉世強斷然拒絕,事情也就不了了之。可見他是多麼的恪守原則!他生活艱苦,一直到八十高齡才結婚,藝術可以說是他生命的全部。』
『獨立異行』展出多件作品,包括油畫與水墨,可看到他的創作不拘一格,然而都帶有一種念天地之悠悠的意境, 像他大型油畫描繪的夜空,點點星宿,流行劃過,似有還無,有如走進宇宙無垠、恆古寂寞之境界;以郊野景物為主題的作品中自然景色有一種寧謐之感,魚鷹、蘆葦、雁群、 河鳥舉重若輕,一屋一枯樹,寂寞沙洲冷,又彷彿道出長期幽居歲月的個人世界。他的書法尤其空靈,如行雲流水,渾然天成,都是他隱世生命歷練的精萃。很多大型油畫沒有預留裝裱的空間,因為他根本就沒有考慮要展出,而是在沒有預設任何框架下、洋洋灑灑的一種自我表現。
這種追求自我的精神與純真的藝術創作在當代中國藝術發展軌跡中另闢蹊徑,當代社會的議題,如政治、市場、國家、民族等都不能套在葉世強的作品上,就如他的生活離開了社會上的種種煩囂,他的作品也脫離了任何意識形態的框架,任意獨行,為研究以國家論述為主流的當代中國藝術發展史提供了寶貴的思考線索。張頌仁表示,當年與葉世強一起去台灣、剛好趕上船回到大陸的同學就是楊之光,他後來成為社會主義現實派的代表畫家之一。兩位同學的命運與中國歷史波瀾壯闊的一頁緊緊相扣,人生際遇和發展如此不同, 令人不得不感嘆世事之無常。
葉世強作品中有一幅水墨紙本書法:『大夢誰先覺』,筆法蒼勁有力,霸氣不群,是他去世前一年的作品。人生在世,不過夢一場。回首前塵,平生我自知,老人留下此句,瀟灑大度,也許是他傳奇一生的最佳寫照。
圖片由漢雅軒提供。
蘇媛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