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隨防疫措施逐步放寬,以及上月舉行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本港金融市場再次起動。作為香港唯一證券交易所的港交所(388)亦積極向外開拓商機,港交所首席營運總監及市場聯席主管姚嘉仁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港交所在海外遍設辦事處,是為了向國際投資者及企業加強推廣中國機遇。隨互聯互通機制不斷改進,風險管理工具日趨完善,以至計畫引入人民幣證券交易,本港連接中國與國際的超級聯繫人角色將愈加牢固,香港在亞洲時區的國際金融中心優勢更是難以取代。港交所日前宣布在紐約設立辦事處,姚嘉仁表示,新辦事處已開始運作,並正在當地招聘人手及建立團隊。他說北美是重要市場,設立辦事處是為了進行推廣工作,令當地投資者更了解中國市場,以及吸引外國公司來港上市。至於倫敦以及歐洲大陸的主要城市,會否設置同類辦事處,他說正在研究中,「幾個地點都有考慮。」姚嘉仁續稱,現時是加強推廣香港金融服務的理想時機,因為不少便利投資者以及上市公司的改革正陸續出台。 早前中港監管機構宣布改進滬、深港通交易機制,容許在本港第一上市的外國公司,只要符合港股通現有要求,便可以納入「北水」投資範圍,即是內地投資者可以參與買賣。他形容這是「改變遊戲規則」的重大措施,一直以來香港角色是幫助外國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包括承接H股來港上市,以及實施讓中港股市互聯互通的滬、深港通機制。允北水買外企意義重大 另一方面,姚嘉仁說外國公司其實亦很想接觸內地投資者,但由於資金管制等各種原因,內地投資者很難購買外國資產,包括外國公司股票,但於港股通擴大投資範圍後,將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連接機制,把內地投資者與國際機遇連接起來。他稱,雖然目前在港交所上市的外國公司只有約一百家,但認為只要市場有賣點,日後自然有更多外國公司來港掛牌。 雖然今年本港新股市場相對淡靜,姚嘉仁卻認為,如果單看下半年,情況已明顯改善。今年下半年集資額差不多是上半年的一倍。由於市場氣氛有延續性,相信明年陸續有更多新股掛牌,並帶動二手市場成交。 此外,港交所早前發出諮詢文件,建議修改《上市規則》,放寬對特專科技公司上市要求,希望吸引更多這類公司來港。姚嘉仁表示,假若新規則落實,將會有一批高質素、高潛質的科技公司來港掛牌,成為吸引外來資金的另一個賣點。 以市場狀況來說,香港可為國際投資者帶來很多機遇,值得在外地大力宣揚。姚嘉仁解釋,今年美元波幅特別大,美元利率亦抽高,市場希望見到美元資產以外的更多投資選擇,目前人民幣利率低於美元,是多年未見的現象,以國際投資者角度,正是一個借人民幣,再買入人民幣資產的良機。他表示,香港作為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港交所提供一系列風險管理產品,香港對外國投資者自然分外有吸引力。 另一個可以作為招攬外國投資者的賣點,是港交所提供的風險管理工具日趨齊備。港交所正積極籌備推出國債期貨,以及落實早前宣布的互換通,即是香港與內地就利率掉期產品的互聯互通機制。姚嘉仁指出,國際投資者進入內地市場,如買賣債券或定息產品,可以透過互換通管理利率風險,至於國債期貨則可以管理國債價格風險。投資股票的風險,則可以用早前已推出的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指數期貨來對沖,人民幣匯價變動風險也已有相應的期貨產品應付。隨風險管理工具逐步推出,外資可以安心增加在內地資本市場的頭寸,毋須擔心因頭寸太大而令風險難以掌控。港金融優勢難取代 近年坊間不少評論,都把香港與新加坡的金融業作比較。姚嘉仁表示,在亞洲時區提供全平台金融服務,包括股票現貨、衍生工具、ETF(交易所買賣基金)、結構產品等是香港獨有優勢。他說香港作為國際城市,競爭對手不止新加坡,而是全世界。香港是全中國最國際化城市,加上有良好法律、會計機制,其優勢難以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