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曹不興「落筆點蠅」 卻鬧出大笑話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曹不興「落筆點蠅」 卻鬧出大笑話

2024年05月31日 20:00

從字面來看,「落筆點蠅」是很奇怪的成語。為何說某人繪畫技藝高超,卻說成畫出一只蒼蠅出來呢?且看這則笑話的出處,在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四.吳》︰「曹不興,中品上。吳興人也。孫權使畫屏風,誤落筆點素,因就成蠅狀,權疑其真,以手彈之。」

曹不興是三國時期吳國的吳興人,善長繪畫龍、虎、馬、人物等,更成為吳國八絕之一。所謂吳國八絕是八位身懷絕技的異能之士,有的善於看相,有的善於星象,有的善於研究天氣、有的善於數學、有的善於棋藝,而曹不興則善於繪畫。

落筆點蠅 (網上圖片)

落筆點蠅 (網上圖片)

據說曹不興繪畫技藝之高超,他所畫人物,其衣紋線條皴縐緊緊貼身,猶如剛從水裡出樣,所以人們稱這種畫風為「曹衣出水」。

當時吳國君主孫權久仰曹不興的大名,所以特別邀請曹不興到宮中畫一扇屏風。在精美的木架上,蒙了雪白的絹素,曹不興拿起筆,蘸好墨,聚精會神地畫起來,不一會兒,一籃鮮嫩欲滴的楊梅便呈現于屏風之上。圍觀的人不由發出「嘖嘖」的稱讚聲。

藝術作品為求效果,往往採用奇特的技藝。如圖中明‧董其昌《夏木垂陰》,樹上的一點點像「點蠅」嗎?(網上圖片)

藝術作品為求效果,往往採用奇特的技藝。如圖中明‧董其昌《夏木垂陰》,樹上的一點點像「點蠅」嗎?(網上圖片)

曹不興正畫得興奮,哪知道稍不留神,畫筆誤點下去,他急忙收筆,但已經來不及了,雪白的絹面上頓時出現了一個小墨點。旁邊的人都惋惜道:「敗筆,真可惜。」

若果換了尋常畫家,也許要重新再畫一幅了,但曹不興是天才級的畫家。他定一定神,看看有沒有修補的可能,略加思索後終於有了決定。他不動聲色,不慌不忙把小墨點改繪成一隻蒼蠅,圍觀的人見到眼前一幕,無不驚歎不已,齊聲叫絕。

一級國寶「翠玉白菜」的其中一項特點,在於菜上有「蟲」。(網上圖片)

一級國寶「翠玉白菜」的其中一項特點,在於菜上有「蟲」。(網上圖片)

屏風畫好後,孫權邀集群臣共同觀賞,大家紛紛讚賞曹不興的畫藝,確是筆精墨妙,出神入化。孫權也是越看越愛,忽然發現畫中有只蒼蠅,便想趕走它,伸手去撣了幾下,可是蒼蠅紋絲不動。再仔細一看,方知是曹不興畫上去的,忍不住贊道:「好!曹不興真不愧畫壇聖手啊,實乃神來之筆!」

後人據此提煉出成語「落筆點蠅」,比喻對方繪畫技藝高超。

往下看更多文章

公孫衍遊走秦魏兩國 「枉尺直尋」不能成功

2024年06月28日 20:00

戰國時代的長度單位有別於今天,如「尋」是指八尺的長度,所以有「枉尺直尋」這成語,形容彎曲的時候只有一尺,但伸長的時候便達到八尺之多。該成語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枉尺而直尋,宜若可為也。」

在孟子處身的戰國時代,各國之間為了戰勝他國,可謂不擇手段,其中以縱橫家最為有名。他們為求做官可以沒有原則,今天可以為秦國辦事,明天可以反過來為魏國辦事,除了有名的蘇秦及張儀外,公孫衍也可以當中的代表人物。

《大秦帝國之縱橫》中的公孫衍 (網上圖片)

《大秦帝國之縱橫》中的公孫衍 (網上圖片)

公孫衍是魏國人,最初在魏國當官,但不久後便到秦國為將軍,更曾領兵兩次戰勝魏國,使魏國被迫割地求和,獲封為「大良造」。

但故事並未完結。魏王在割地求和後,派人重金賄賂公孫衍。於是公孫衍向秦惠王提出,趁秦魏暫時和好之機,進攻別的國家。這時張儀剛好來到了秦國。他告訴秦惠王,魏國四面受敵,正是伐魏的良機,而公孫衍顧私利而忘公義,實屬誤國之舉。秦惠王覺得張儀的話有道理,最終任命張儀為宰相,這使到公孫衍非常不滿,一怒之下投奔魏國,準備反過來進攻秦國。

古代用於軍事和外交等方面的信物「虎節」。(網上圖片)

古代用於軍事和外交等方面的信物「虎節」。(網上圖片)

在魏國待了一段時間後,公孫衍終於取得魏國宰相,實行合縱抗秦。公元前318年,公孫衍說服諸侯,組織起魏、趙、韓、燕、楚五個國家的兵馬,聯合出兵攻打秦國,也是歷史上有名的第一次合縱攻秦之戰。

然而,由於各國利害不同,各國君主各有打算,實際出兵的只有韓、趙、魏三國。聯軍氣勢洶洶攻到函谷關,遭到秦國出兵反擊,結果竟不堪一擊,一戰而潰。魏國遭受損失較大,轉而向秦國請求講和,於是五國紛紛退兵。秦國乘勝追擊,攻打沒有求和的趙國。齊國也落井下石,趁機進攻趙國。趙國連遭慘敗,大將幾乎喪盡,損兵8萬多人。「五國伐秦」宣告失敗。

清代铜镀金折叠矩尺 (網上圖片)

清代铜镀金折叠矩尺 (網上圖片)

雖然公孫衍未能成功合縱抗秦,但他在當時的影響力不容忽視,如《孟子》一書中,景春曾對孟子說:「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不過孟子認為公孫衍做事沒有原則,所以不能成功。後世以「枉尺直尋」比喻損失小部分以求大範圍的收穫,屬於貶義詞。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