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易得魚缸周記
上周美股回軟,杜指全周跌393點或1.1%收報35065點,歷史高位是去年初36952點。納指上周跌2.8%或407點收報13994點,納指較大阻力在去年3月高位14646點。恒指上周一曾高見20361點,前周美資高盛唱好A股,外資掃貨,但無以為繼,大摩唱淡A股,恒指上周最後跌1.8%或377點,收報19539點,支持位在50天線19186點,靜待本週大量中美經濟數據。
國內經濟數據仍參差,上周一,中國7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3%,比上月升0.3%,優於市場預期,是連續四個月處於收縮區間,連續第二個月上升,升至近四個月高點。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1.5%及51.1%,分別較上月下降1.7及1.2%,均連續七個月位於擴張區間,惟其中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近七個月最低。
上周二,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在經濟政策方面延續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論調,包括優化房地產政策、活躍資本市場及提振投資者信心等,另核准山東石島灣、福建寧德、遼寧徐大堡核電項目。業內專家表示,資本市場的重要性得到進一步凸顯,預計下階段資本市場將會出台一攬子措施,激發市場活力。而此次國常會沒有提及房地產「市場面」,而是直指「政策面」,這其實是要求各地政策定位要清晰、政策優化要主動、政策發布要及時,預計8月各地會加快出台房地產相關政策,措施料包括適度放寬一線城市部分區域限貸限購措施、在全國範圍內加快推進「帶押過戶」模式等。
分析指,活躍資本市場是戰略部署,應有利股市。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於下半年經濟工作進行了具體的部署,這是下半年經濟復甦力度有望增強的一個重要信號,也是A股市場可能會走出結構性牛市行情的一個重要推動力。放眼第三季甚至下半年,隨著PPI觸底反轉,庫存周期見底,經濟基本面復甦帶動企業盈利回升,屆時利潤上升將轉化為股價上升,驅動牛市進入快速上漲的第二階段。站在當前來看,無論是短期行情還是中期行情,均值得期待。
內房方面,銷售仍然嚴峻,7月百強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3504億元,單月業績規模創近年新低。單月業績同、環比雙降,環比降低33.5%、同比降低33.1%,同比降幅較上月進一步擴大。今年以來雖有一定的修復預期,但在供需兩端制約之下,樓市復甦動能趨緩、企業去化壓力仍然較大。房地產行業爆發債務危機以來,當局對救內房態度一向謹慎,但隨著中央政治局會議轉變風向後,房地產行業寬鬆政策陸續浮出水面。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主持召開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座談會,邀請多間內房負責人出席,包括龍湖地產(960)、旭輝(884)、美的置業等。人民銀行將加強金融、財政、產業等政策協調配合,引導金融資源更多流向民營經濟;制定出台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的指導性文件。
消費方面,國家發改委發布恢復和擴大消費措施,其中提出要穩定大宗消費,各地區不得新增汽車限購措施,並要促進汽車更新消費,鼓勵以舊換新,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等。廣東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廣東正推動放寬廣州、深圳限額發放車牌;支持廣州、深圳等汽車大市實施購車補貼、以舊換新,擴大新能源車銷量。
7月26日高盛唱好A股,但上周三(8月2日)大摩唱淡,將中國股票評級下調至平配,建議投資者利用今次股市反彈獲利離場,並認為中國政府應迅速跟進可行的寬鬆政策,股市漲勢才能可長可久,但如果寬鬆措施乏力平淡,可能不足以讓股價持續上漲。
港股方面,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本港的數據呈現見底復甦的跡象。在香港註冊成立的基金的管理資產規模由去年第三季的水平反彈15%,達到今年6月底的1.3萬億港元。本港在去年第四季至今年上半年的三個季度錄得合共690億港元的淨資金流入,較去年首三個季度的170億港元的淨資金流入增長逾300%。長期而言,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的管理資產規模一直穩健增長,並在過去十年錄得143%的升幅。
恒指昨日(本周一)大牛皮,跌0.01%或1點收報19537點。昨晚美股杜指升407點收35437點,其實沒有什麼利好消息,美息仍高企,何時才開始減息?可能是明年。上周五美國非農職位少於預期,通脹壓力減低,憧憬美國經濟可軟著陸,美股仍相對強。

本週港股主要業績公佈:
8月7日(一)再鼎醫藥(9688)
8月8日(二)中國電信(728)、置富產業信託(778)、越秀交通基建(1052)、理想汽車(2015)、北大青島(8095)、金威醫療(8143)
8月9日(三)九龍倉(004)、統一企業(220)、國泰航空(293)、創科實業(669)、亞洲水泥(743)、富智康(2038)、中國有贊(8083)
8月10日(四)希慎(014)、太古A (019)、港鐵(066)、廖創興企業(194)、俄鋁(460)、佐丹奴(709)、閱文集團(772)、利亞零售(831)、中國移動(941)、宏利金融(945)、中芯國際(981)、華虹半導體(1347)、上海復旦張江(1349)、高偉電子(1415)、花樣年(1777)、中國光大水務(1857)、太古地產(1972)、李寧(2331)、北京同仁堂(3613)、阿里巴巴(9988)
8月11日(五)裕元工業(551)、惠理集團(806)、中國光大綠色環保(1257)、朗廷酒店(1270)、金沙中國(1928)、魏橋紡織(2698)
本週的中美重要數據:
8月7日(一)美國6月消費者信貸。中國外匯儲備。
8月8日(二)美國7月NFIB樂觀指數,6月貿易赤字、批發存貨。美國費城及列治文聯儲局主席發言。中國貿易順差,出入口數據。
8月9日(三)中國CPI及PPI。
8月10日(四)截至8月5日止首次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美國7月CPI。
8月11日(五)美國7月PPI,8月消費者情緒。中國汽車銷售,人民幣新貸款,未償還貸款增長,總社會融資, M2貨幣供應。
上週市況:7月31日(一)至8月4開日(五)
7月31日(一)
股市樓市多重利好夾擊,再有促消費政策出爐,加上7月官方製造業PMI數據略勝預期,A股延續上周以來的升浪,滬綜指最多升超過1%,高見3322點,不過上升動力不足,午後升幅進一步回落,全日升幅僅剩0.4%報3291點。恒指高見20361點,最後升162點收20078點,成交1825億元。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改委《關於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要求各地貫徹落實,措施主要聚焦穩定大宗消費、擴大服務消費、促進農村消費、拓展新型消費、完善消費設施、優化消費環境六個方面提出20條措施,明確支持合理購房購車需求,還表示將推動合理增加消費信貸。
《關於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提出穩定大宗消費,各地區不得新增汽車限購措施,已實施限購的地區因地制宜優化汽車限購措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提升家居和電子產品消費。國家發改委表示,無論是汽車消費還是其他消費品消費,首先要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應需求變化,創造新需求,否則拿出來的產品不適銷對路,老百姓不會買單。
《關於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提出多項涉及農村消費市場措施,國家發改委表示將從五方面進一步發力,包括在住房家居消費方面,持續推進農房質量安全提升工程,開展綠色產品下鄉活動,鼓勵和引導有條件的地區對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家電以舊換新、綠色建材消費予以適當補貼等,以及大力發展農村直播電商、即時零售;推動特色產品進城等增加農村居民收入,才能持久繁榮農村消費市場。
中國7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3%,比上月升0.3%,優於市場預期,連續四個月處於收縮區間,但連續第二個月上升,升至近四個月高點。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1﹒5%及51﹒1%,分別較上月下降1﹒7及1﹒2個百分點,均連續七個月位於擴張區間,惟其中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近七個月最低。
太平洋航運(2343)公布,截至2023年6月31日止中期純利8533萬元,按年跌81﹒65%;每股基本盈利1﹒64美仙,派發中期息6﹒5港仙,按年減少87﹒5%。期內營業額11﹒48億元,跌33﹒36%。
8月1日(二)
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在經濟政策方面延續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論調,包括優化房地產政策、活躍資本市場及提振投資者信心等,不過7月中國製造業景氣度轉弱,產出和需求均輕微收縮,尤其是外需疲弱拖累整體需求。7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錄得49﹒2,低於市場預期並時隔兩月再次錄得50以下。數據拖累下,滬綜指早段曾升至3305點破三千三便無以為繼,最終全日平收,報3290點。港股先升後跌,恒生指數收報20011點,跌67點或跌0﹒3%,險守兩萬關,成交1351億元。
7月百強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3504億元,單月業績規模創近年新低。單月業績同、環比雙降,環比降低33﹒5%、同比降低33﹒1%,同比降幅較上月進一步擴大。今年以來雖有一定的修復預期,但在供需兩端制約之下,樓市復甦動能趨緩、企業去化壓力仍然較大。
在政策醞釀放開一二線城市樓市調控措施、內房股價格顯著回升之際,兩大內房股雅居樂(3383)及碧桂園(2007)分別有配股消息傳出。雅居樂以先舊後新方式配股籌3﹒9億港元,配股價較該股昨日收市價折讓超過18%,雅居樂集團股價大跌18﹒1%,報1﹒13元,直接跌到配股價水平。消息指,碧桂園將配股集資23﹒4億元,配股價較前收市價折讓超過17%,但後來又取消了配股計劃。公司解釋由於各方溝通不盡一致,並無就建議交易訂立最終協議,且公司現階段並不考慮建議交易。而今年餘下時間公司還有至少200億元人民幣的債券本息到期,碧桂園股價全日跌7﹒6%,報1﹒46元。債務違約的世茂集團(813)昨日復牌暴跌超過65%,今日市值繼續蒸發超過三成,股價報1﹒06元。
滙豐控股(005)宣布,截至6月底止中期業績,列帳基準除稅前利潤216﹒57億元美元,按年升1﹒47倍,將派第二次股息每股10美仙,亦擬進一步展開最多達20億美元的股份回購。行政總裁祈耀年表示,上半年表現強勁,有信心實現2023及2024年修訂後的有形股本回報率目標約15%。對於早前有關滙控分拆的動議,祈耀年提到投票結果已非常明確,相信事情已經過去了。他強調集團無意把總部撤離英國。業績勝預期,滙控收市升1﹒7%報66﹒3元。大摩指,滙控撥備前經營盈利較市場預測高12%,超出大摩預估7%,將目標價上調至72﹒2元,評級「增持」。
高盛指,受到淨利息收入高於預期帶動,滙控業績勝預期,但資本充足比率仍略低於該行預期。滙控調高全年淨利息收入目標至逾350億美元,並預期環球資本市場將從融資方面獲得70億美元利益,這意味滙控全年業績預測有溫和調升空間。高盛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80元。富瑞指,滙控季績收入明顯強勁,成本及信貸情況與預測相若,有形股本回報率指引上調,予「買入」投資評級。
8月2日(三)
昨晚美國遭遇黑天鵝事件,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將美國長期外幣債務評級從AAA下調至AA+,展望從負面轉為穩定。此次是惠譽自1994年首次發佈美國信用評級以來第一次對該國的評級下調。恒指跌2.4%或493點收19517點,大市成交1133億元。
8月3日(四)
回應早一日(8月2日)大摩唱淡,將中國股票評級下調至平配,內媒出口捍衛中國市場,引述內地金融界人士指,毋須對某個機構或某個人發表的個別言論過度擔憂或者放大擔心,市場整體可以更加樂觀。保險、券商及銀行等金融板塊以股價表現鞏固市場信心,滬綜指收升0﹒58%,報3280點,
惠譽下調美國主權評級,華爾街恐懼指數VIX創下近5個月來最大漲幅,達15%。美股周三全線下挫,加上大摩報告呼籲對中資股,獲利了結,港股隨外圍下跌,恒生指數收報19420,跌96點或跌0﹒5%,成交1011億元。有「小非農」之稱的ADP就業數據遠超預期,美國7月私營部門就業人數經季節調整後增加32﹒4萬人,經濟學家預期為19萬人,凸顯美國就業市場強勁,有助美國經濟避開衰退,但亦反映通脹壓力仍然存在。
長實(01113)今日向香港樓市投下震撼彈,由其發展的油塘親海駅II公布首張價單,首批單位最平低見2字頭,平絕同區外,更較屯門新盤低價。親海駅II首張價單,涉及132伙,戶型由開放式至3房不等,價單定價介乎353﹒6萬至1375﹒7萬元,不過在最高樓價折扣19%之下,折實價由約290萬元至1114萬元;折實呎價13443至16407元。長實「平爆價」出擊,股價收跌1﹒5%,其他地產股新世界(017)跌1%。
澳門博彩業迎來復甦,7月博彩收入166﹒62億澳門元,按年大升近41倍,連升第7個月,再創2020年1月以來最高,按月升約10%。在澳門經營賭場的美高梅中國(2282)公布業績,第二季收益淨額增逾4倍,經調整物業EBITDA為2﹒09億美元,而去年季度經調整物業EBITDA則為虧損5200萬美元,且較2019年第二季度亦增21%。美高梅中國全日漲7﹒1%,報10﹒88元。其他博彩股同漲,澳博(00880)升4﹒9%,永利澳門(1128)及新濠(200)各升2%。
8月4日(五)
港股高開低走,恆生指數漲0.61%或118點收報19539點,恆生科技指數漲2.06%報4497點,國企指數漲1.21%報6732點,成交1144億元。
大型科技股中,阿里巴巴升2.15%,京東升3.1%,小米集團升1.3%,網易升2.4%,美團升及快手各升2.7%,嗶哩嗶哩升6.5%。
中資券商股走強,中信證券漲3%。8月3日夜,中國結算發佈消息稱,擬自2023年10月起進一步降低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將該比例由現行的16%調降至平均接近13%,並正式實施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差異化安排。 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調降被視為證券業「定向降准」,將有助於鼓勵結算參與人及客戶盡早完成資金交收,放鬆券商資金限制,緩解市場流動性壓力。分析人士稱,目前來看,經紀業務實力強勁的券商或是最大受益者。
影視股表現強勢,貓眼娛樂漲超17%。據貓眼專業版數據,2023年7月國內電影總票房87.16億元,觀影人次2.11億,總場次1181.8萬場。7月共11部影片單月破億。另外,貓眼娛樂預計中期純利升最多1.8倍,中金稱其業績預告好於預期,主要系內容板塊表現超預期。
復星旅遊文化漲超12%,公司昨晚公告,預計中期歸母溢利不少於4.3億元,同比扭虧為盈。報告期內,得益於中國國內旅遊重啓後強勁的度假需求釋放,三亞亞特蘭蒂斯的營業額預計將取得不低於人民幣8.4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不低於73%。
金易得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