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韓信慘死婦人手 蒯通以「捷足先得」免於一死

史空穿梭

韓信慘死婦人手 蒯通以「捷足先得」免於一死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韓信慘死婦人手 蒯通以「捷足先得」免於一死

2024年09月02日 20:00

「捷足先得」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西漢司馬遷所寫的《史記》,在《淮陰侯列傳》中有提及:「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作為漢初三大傑出人物之一,韓信確實也位才華橫溢的軍事家。他先是發現了關中平原在爭奪天下上的重要性,然後制定了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神廟計劃,打得敵人措手不及。如果當初韓信沒有為劉邦贏得關中平原,劉邦甚至難以坐擁江山。然而,就是這麼一位偉大的軍事統帥,卻最終因功高蓋主,慘死於婦人手。

呂后斬韓信。(網上圖片)

呂后斬韓信。(網上圖片)

呂后藉蕭何之手,把韓信騙進長樂宮,並靠著一群宮女用竹簽子紮死了韓信。韓信死後,劉邦雖有半分憐惜英才就此隕落,但很快就被喜悅沖昏了頭腦。見呂后一臉氣定神閒的模樣,劉邦才記得收斂自己的表情。他揉了揉臉,向呂後問道:「韓信死前可有留下什麽話?」呂后瞥了瞥他,怡然自得地啜了一口茶,沒事人一樣的說道:「韓信?他啊,死前就怪自己沒有聽從蒯通的計謀。」劉邦一聽,心中自是不舒服,以為蒯通是韓信的同夥,馬上下令要把他抓起來。

蒯通這人辯才無雙,善於陳說利害,曾經就以謀士的身份向韓信獻上滅齊之策和三分天下之計,所以當劉邦抓拿蒯通後,便親自前往審問蒯通:「蒯通,是你教淮陰侯謀反的嗎?」雖身處牢中,但蒯通絲毫不見慌亂,反而毫不掩飾地回道:「陞下,正是臣向淮陰侯獻計。可惜,這無知的小人不聽從我的建議,不然也不會落得如此田地。要是他肯依我所言行事,陛下您又怎會殺得了他?」蒯通得意的神情狠狠地傷了帝王之尊,劉邦勃然大怒,急得要處死蒯通。

韓信被劉邦封為齊王後,蒯通便看準時機,遊說韓信自立為王。(網上圖片)

韓信被劉邦封為齊王後,蒯通便看準時機,遊說韓信自立為王。(網上圖片)

蒯通見劉邦動真格想處死自己,立馬大呼道:「陛下,冤枉啊!」劉邦不可思議地問道:「你教韓信造反,朕處死你有什麽好冤枉的?」蒯通回答道:「陛下,暴秦無道,天下英雄群湧而出,紛紛舉旗稱王。手下謀臣勇士之所以奮勇爭先出謀劃策,為的無非是助其主上登上帝位。這個時候,當然是捷足者先得。桀犬吠堯,並非是堯不仁厚,只是因為堯根本不是它主人。當時我只知道韓信,哪知道陛下啊!難不成陛下要把不為您所用而選擇投靠別人的人通通殺光嗎?」

影視劇中的韓信。(網上圖片)

影視劇中的韓信。(網上圖片)

這番話,劉邦覺得不無道理,便把蒯通放了。後來,蒯通更以此為契機,蒯通成為了劉邦重要的謀士之一。

後世便據此提煉出「捷足先得」這個成語,並用於比喻行動快速的人最先達成目的。

往下看更多文章

甘蔗從下往上吃「漸入佳境」 一時打鬧成風尚

2024年09月13日 20:00

「漸入佳境」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唐朝房玄齡等人撰寫的《晉書》,在《顧愷之傳》中有提及:「 愷之每食甘蔗,恆自尾至本,人或怪之。雲:『漸入佳境。』」

東晉名士顧愷之雖以各類畫跡聞名於世,但其實他武力不賴。不但做過大司馬桓溫的參軍,還為振威將軍殷仲堪參過軍。當時東晉政治混亂,各方勢力紛紛擁兵自重。面對地方急於割據自立,桓溫仍堅持大一統,故常親率部隊討伐割據勢力。作為桓溫的參軍,顧愷之自然得常隨左右。在兩人南征北戰的多年間,顧愷之深得桓溫的器重和信賴,有時甚至打趣桓溫,也不會受到責罰,可謂交情甚篤。

顧愷之多才,工詩賦,善書法,被時人稱為「才絕、畫絕、痴絕」,他的畫線條連綿流暢,如「春蠶吐絲」。此為顧愷之所畫的《洛神賦圖》。(網上圖片)

顧愷之多才,工詩賦,善書法,被時人稱為「才絕、畫絕、痴絕」,他的畫線條連綿流暢,如「春蠶吐絲」。此為顧愷之所畫的《洛神賦圖》。(網上圖片)

有一次,顧愷之隨桓溫乘船到江陵視察部隊。到了江陵的第二天,江陵的官員帶著許多甘蔗前來拜訪。桓溫笑納後,便擺擺手,吩咐眾人一起品嚐。大家一聽,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開心地享受著甘甜的竹蔗。可是,顧愷之卻沒有這麼做。只因他正獨自欣賞著美景,根本沒聽見桓溫的呼喊。桓溫見狀,就想和顧愷之開個玩笑。

甘蔗為江陵當地的特產。(網上圖片)

甘蔗為江陵當地的特產。(網上圖片)

他故意挑了一根長長的甘蔗,並把甘蔗末梢的一段塞到他手裏。看得出神的顧愷之自是不察覺桓溫的小惡劇,只見他毫不懷疑地一口啃了下去。嚼了幾口,覺得甘蔗沒想像中的甜,顧愷之不禁蹙眉。眼見及此,桓溫也忍不住笑了起來,還故意地問他末梢甜不甜,旁邊的人也跟著逗趣他。顧愷之見眾人笑鬧,終回過神來,知道自己咬的是甘蔗的末梢。為了緩解尷尬的局面,顧愷之靈機一動,自顧自地吃下去,還一臉氣定神閑地道:「你們笑什麼?吃甘蔗,就應該從末梢吃起。這樣,越吃越甜,『漸入佳境』。」大家聽後都不經要讚歎顧愷之敏捷的思維,最後這件事就在眾人的插科打諢的情況下完結。

魏晉不僅是個動亂的年代,也是一個思想活躍的時代。因為社會生存處境險惡,不少人的思想行為因此日漸放浪形骸。魏晉人極為自信且不滯於物,當中士人們更是以特立獨行,收藏雅集為豪。(網上圖片)

魏晉不僅是個動亂的年代,也是一個思想活躍的時代。因為社會生存處境險惡,不少人的思想行為因此日漸放浪形骸。魏晉人極為自信且不滯於物,當中士人們更是以特立獨行,收藏雅集為豪。(網上圖片)

據史書記載,自此之後,顧愷之每次吃甘蔗時都從末梢吃起。沒想到,這種吃法竟然成了東晉名士的風範,不少人更是特意仿效他的吃法以表風雅。

後人據此提煉為「漸入佳境」這個成語,成語原義為甘蔗下端比上端甜,所以先從下到上吃就可以越吃越甜;後比喻境況逐漸好轉或興趣逐漸濃厚。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