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韓信慘死婦人手 蒯通以「捷足先得」免於一死

史空穿梭

韓信慘死婦人手 蒯通以「捷足先得」免於一死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韓信慘死婦人手 蒯通以「捷足先得」免於一死

2024年09月02日 20:00

「捷足先得」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西漢司馬遷所寫的《史記》,在《淮陰侯列傳》中有提及:「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作為漢初三大傑出人物之一,韓信確實也位才華橫溢的軍事家。他先是發現了關中平原在爭奪天下上的重要性,然後制定了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神廟計劃,打得敵人措手不及。如果當初韓信沒有為劉邦贏得關中平原,劉邦甚至難以坐擁江山。然而,就是這麼一位偉大的軍事統帥,卻最終因功高蓋主,慘死於婦人手。

呂后斬韓信。(網上圖片)

呂后斬韓信。(網上圖片)

呂后藉蕭何之手,把韓信騙進長樂宮,並靠著一群宮女用竹簽子紮死了韓信。韓信死後,劉邦雖有半分憐惜英才就此隕落,但很快就被喜悅沖昏了頭腦。見呂后一臉氣定神閒的模樣,劉邦才記得收斂自己的表情。他揉了揉臉,向呂後問道:「韓信死前可有留下什麽話?」呂后瞥了瞥他,怡然自得地啜了一口茶,沒事人一樣的說道:「韓信?他啊,死前就怪自己沒有聽從蒯通的計謀。」劉邦一聽,心中自是不舒服,以為蒯通是韓信的同夥,馬上下令要把他抓起來。

蒯通這人辯才無雙,善於陳說利害,曾經就以謀士的身份向韓信獻上滅齊之策和三分天下之計,所以當劉邦抓拿蒯通後,便親自前往審問蒯通:「蒯通,是你教淮陰侯謀反的嗎?」雖身處牢中,但蒯通絲毫不見慌亂,反而毫不掩飾地回道:「陞下,正是臣向淮陰侯獻計。可惜,這無知的小人不聽從我的建議,不然也不會落得如此田地。要是他肯依我所言行事,陛下您又怎會殺得了他?」蒯通得意的神情狠狠地傷了帝王之尊,劉邦勃然大怒,急得要處死蒯通。

韓信被劉邦封為齊王後,蒯通便看準時機,遊說韓信自立為王。(網上圖片)

韓信被劉邦封為齊王後,蒯通便看準時機,遊說韓信自立為王。(網上圖片)

蒯通見劉邦動真格想處死自己,立馬大呼道:「陛下,冤枉啊!」劉邦不可思議地問道:「你教韓信造反,朕處死你有什麽好冤枉的?」蒯通回答道:「陛下,暴秦無道,天下英雄群湧而出,紛紛舉旗稱王。手下謀臣勇士之所以奮勇爭先出謀劃策,為的無非是助其主上登上帝位。這個時候,當然是捷足者先得。桀犬吠堯,並非是堯不仁厚,只是因為堯根本不是它主人。當時我只知道韓信,哪知道陛下啊!難不成陛下要把不為您所用而選擇投靠別人的人通通殺光嗎?」

影視劇中的韓信。(網上圖片)

影視劇中的韓信。(網上圖片)

這番話,劉邦覺得不無道理,便把蒯通放了。後來,蒯通更以此為契機,蒯通成為了劉邦重要的謀士之一。

後世便據此提煉出「捷足先得」這個成語,並用於比喻行動快速的人最先達成目的。

往下看更多文章

飛將軍李廣 智勇雙全卻言而無信

2024年11月01日 10:00

盛唐著名詩人王昌齡留有一詩《出塞二首其一》:「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了解到「飛將軍」李廣,他驍勇善戰、智謀雙全,出擊匈奴時,連匈奴單于都佩服他。不過,後世也對他有一些不好的評價:心胸狹隘,言而無信。

李廣像 (網上圖片)

李廣像 (網上圖片)

李廣是秦朝名將李信之後,將門世家出身。他在西漢時期的文帝、景帝、漢武年間任職,先後率領士兵平定吳楚七國之亂,在雁門、代郡等地打擊匈奴。籠統去計,李廣曾率兵征戰七十多次,立下多次戰功。也曾率領數百騎兵,智騙上千匈奴大軍,全身而退。匈奴人一聽到李廣的名字,都十分害怕,都敬佩李廣的才智與謀略。

明代顧繡《竹石人物花鳥合冊》之李廣靖邊 (網上圖片)

明代顧繡《竹石人物花鳥合冊》之李廣靖邊 (網上圖片)

李廣小時樹立遠大志向,要成為驍勇善戰的將士,保衛國家。因此他從小便練習射箭,擁有精湛射箭技術。他的故事至仇仍在民間廣泛流傳,包括「巧計退兵」:漢景帝年間,匈奴進攻上郡,漢景帝讓心腹宦官監督李廣練兵。

期間,宦官帶著幾十名騎兵在野外馳騁,恰好碰見三名匈奴人並交戰。宦官倉皇而回,將這件事情告知李廣。李廣帶了一百名騎兵,前去包抄,李廣追上射死了兩人,留下一名俘虜。李廣將俘虜綁在馬時,看見前方有數千匈奴騎兵。匈奴大軍也看到了李廣,以為他們施誘敵之計,不敢輕舉妄動。李廣率領的百名騎兵非常驚慌,李廣則告之:「匈奴肯定以為我們誘敵,不敢襲擊。」隨後李廣命令全體士兵前進,大約與匈奴還有兩公里時停下來,讓騎兵解鞍下馬。匈奴軍看見李廣隊伍鎮定自若,堅信是誘敵。最終李廣隊伍安然無恙回到駐兵處。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故事可看出李廣智勇雙全,加上他一生征戰南北,但統治者並沒有給李廣封侯拜相,似乎對李廣很不公平。初唐詩人王勃在看李廣的事跡時,在《滕王閣序》中寫到:「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典故出自文章《史記·李廣將軍列傳》,從中可得知《史記》作者司馬遷對李廣的評價,王勃與司馬遷一樣,也為李廣沒有封侯拜相感到憤懣不平。

西漢文帝曾說:「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可以得知漢文帝非常欣賞李廣,他認為李廣生不逢時,如果他生於高祖年間,李廣獲封萬戶侯是承擔得起的。因為他智勇雙全、處事冷靜、臨危不懼,看清大局沉著摧毀匈奴主力。其次,他愛惜兵士,與下屬關係親密。在景帝及武帝年間,李廣即使立下戰功,但不驕不躁。司馬遷曾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來總結世人對李廣的評價。

司馬遷《史記》的「太史公曰」對李廣的評價(網上圖片)

司馬遷《史記》的「太史公曰」對李廣的評價(網上圖片)

圍繞李陵所產生的爭議從未間斷,後世對李廣的評價還有一點便是,他是一個心胸狹隘、錙銖必計的人。如果別人得罪了他,一定會想辦法報復。記一次,李廣在貶謫時遭到霸陵尉奚落,到了李陵再受重用時,毫不猶豫殺掉霸陵尉。另外,李廣鎮守隴西時,恰逢羌人起義,李廣誘騙八百多羌人投降,承諾不會傷害他們。但是,李廣最終將他們坑殺,因此成為了一個言而無信的人。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