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子看戲」這個成語是出自於南宋黎靖德編成的《朱子語類》。
在卷二十七中有提及:「正如矮人看戲一般,見前面人笑,他也笑,他雖眼不曾見,想必是好笑,便隨他笑。」
古時候,在一個寧靜的小鎮上,生活著一個身高不足三尺的小矮人。這人沒什麼特別愛好,尤其喜歡湊熱鬧。不論鎮上舉辦何種慶典或活動,他總是積極地參與其中,渴望親眼目睹每一場精彩。
古代的一尺是33.33厘米,所以三尺大概就是100厘米,也就是一米哦!(網上圖片)
有一天,他正如往常一樣在街上閒逛。突然聽到一陣激昂的鑼鼓聲遠遠傳來,他好奇地想:真是熱鬧啊,不知道是發生了什麽事情呢?這種熱鬧事怎麼少得了我!我一定要去看看!於是,他順著鑼鼓聲的方向前進。只見不遠處聚集著一群人,人頭攢動,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小矮人試圖進去看一看,可是他個子太矮,怎麼擠都擠原進封去。哪怕他跳了起來,也看原到裡面。雖然心裡感到一絲挫敗,但他堅定地搖搖頭,馬上打起精神向旁人打聽道:「大哥,里面在做什麽啊!」一旁的男人聽見後頭也不回,只管喊道:「在演戲呢!」
人頭湧湧。(網上圖片)
小矮人一聽到有人在演戲,就高興得像個孩子一樣。演戲,是多麽令人興奮的事情啊!想必一定非常精彩,不然那位大哥也不會一直看著。內心不禁升起一股期待,立刻追問道:「演戲啊!演得好嗎?」「演得可⋯⋯」頓時,一陣鑼鼓聲打斷了男人的話。男人聽到了鑼鼓聲,也顧不上小矮子,立刻跟著周圍的人喝彩助力。
儘管小矮人站在外圍看不清,但聽到別人喝彩,他就跟著喝彩;聽到別人叫好,他也跟著叫好。表演完結,人群一哄而散,只剩下小矮子仍沈醉在表演的餘韻中。「實在太精彩了,太好看了!」這時,過路的人問小矮人:「喂!戲好看嗎?」小矮人想也不想,連忙點點頭說好看。那人詫異地問道:「你長這麼矮,怎麼看得見裡面啊?你親眼看到表演了嗎?」這次小矮人卻不解地問道:「我沒看到就不能說好看嗎?別人都說好看,那肯定是好看嘍!」
戲曲是文學、音樂、舞蹈、美術、雜技等多種藝術因素的有機綜合,融唱、念、做、舞於一爐。民間戲曲多在歲時節日演出,酬神兼以娛人,而且與集市貿易相聯系。廟會是戲曲演出的重要時段,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民俗宗教性的戲曲演出如開光戲,求雨戲,豐收戲,還願戲,謝神戲等。(網上圖片)
「矮子看戲」這個成語便是由此典故演化而來,比喻只知道附和別人,自己沒有主見;現今也用來比喻人見識不廣。
「見怪不怪」這個成語是出自於宋代洪邁所寫的《夷堅三志己》,當中有言:「畜生之言何足為信?我已數月來知之矣。見怪不怪,其怪自壞。」
宋朝的時候,有一個名叫姜七的旅店主。因為他的旅店位於城鎮中央,所以生意十分興隆。他不僅會接待客商,有時也會幫忙代銷貨物,所以生活過得滋潤無比。
一年春天,怪事卻發生在姜七的旅店中。每到子時,姜七便會聽見後院傳來隱隱約約的哭泣聲。那哭聲低沉悲涼,在深夜中顯得尤為嚇人。姜七想知道哭聲的來源,便提燈查看,可是到了後院卻又是一無所見。久而久之,姜七也就習慣了在午夜出現的悲鳴,甚至在泣涕中他也能安然入睡。
有天,有五個客商到旅店借住。聽到奇怪淒清的哭聲後,五個客商都嚇得從床上滾落。五人起來後,便決定一同到後院查探一番。一開始他們在後院發現不了甚麼蛛絲馬跡,但突然其中一人抬起了手,指着後院附近的豬圈說:「哭聲是從那個豬圈中傳來的!」眾人聽後,便邁着不安的腳步到豬圈裡去。
網上圖片
走到那一看,發現是一隻老母豬在哭泣。其中一人不明所以,便搔着頭自言自顧地說:「好奇怪啊!這畜生為何要在半夜作怪?」沒想到,那老母豬居然口出人言回答道:「你們有所不知,我本來是姜七的祖母啊!我生前以養豬為業。短短一年內,我就賣了數百頭豬,並靠此撐起了家業。可是因果輪回啊!我死後也因此受到懲罰,並投生為豬,如今真是懊悔至極!」
眾人安慰牠一番後,第二天一早就把此事告訴了姜七,並勸他好生照料那頭老母豬。然而,姜七卻不以為然的說:「你們怎麼會相信畜生所說的話呢?早在兩個月前,我就覺察到這件怪事了,可是我都沒多管,是因為我知道只要對怪事保持鎮靜,那麼怪事便會不攻自破。你們甭再大驚小怪了!就算牠是我祖母投生的,我也不會管的!」
話雖如此,其中一個客商還是再次勸他好生奉養老母豬,以免後悔莫及。姜七一聽,心裡就不痛快了。最後兩人大吵了一架,且不歡而散。
網上圖片
不曾想到的是,過了兩天姜七突然生病了。他想:肯定又是那頭老母豬在作怪。於是,他馬上就叫來了一個屠夫,並讓他把那天天在哭的母豬給宰了。不料,姜七的病沒有因母豬的死而好轉,反而病情因此加劇。姜七臨死前的一刻,也發出了殺豬般的叫聲。
後人據此提煉出「見怪不怪」的成語,意思是指看到怪異現象不要大驚小怪,要保持冷靜。
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