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下月發表,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告部分公共服務收費長期未調整,是時間作檢視。對大學學費會否調整,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局方會檢視「用者自付」原則及社會責任。
香港中文大學。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蔡若蓮被問到大學學費多年未加,會否有調整空間時表示,教育局會檢視所有以「用者自付」為原則的收費,認為在培育未來社會人才的同時,亦要顧及社會責任,在考慮加費時有客觀準則,包括是否適當時候,以及不同階層的負擔能力,教育局會向教資會告知調整大學學費的相關原則。
月內公布成立應用科學大學路線圖
施政報告提出要推動成立應用科學大學,教育局常任秘書長李美嫦表示,月內會公布相關路線圖,包括成為應用科學大學的條件和準則,預算案亦會提出為成立應用科學大學聯盟提供前期資金。當局又不排除將來不同的應用科學大學可互認學分,以及發展共同核心科目。
另入境處早前提到各類人才入境計劃下有4.7萬名未成年受養人簽證獲批,李美嫦說,其中約2萬1千名是「高才通」計劃申請人的子女,在報讀公營學校方面,以初中佔比較多。當局強調,沒有計劃進一步減少中小學叩門位,認為要確保家長有選擇。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
政府早前決定將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提升一倍至百分之40,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政府樂見各資助大學利用放寬上限,招收更多非本地學生來港升學。
香港大學。資料圖片
23年施政報告提出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並宣布自本學年起,將政府資助的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提升一倍至百分之40。蔡若蓮表示,據教資會了解,本學年修讀教資會資助學士學位課程的非本地學生人數,已增至超過17000人,相當於本地學額約百分之23。
中文大學。巴士的報記者攝
蔡若蓮在立法會大會上說,百分之40的非本地生限額是上限而並非指標,在擴大專上教育的規模過程中, 政府要容許大學有空間及彈性,因應本身條件釐訂具體目標及步伐,循序漸進,以確保教學質素及配套完善,推動專上教育「擴容提質」,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蔡若蓮。政府新聞處圖片
她又說,擴大非本地學生限額,旨在鞏固高等院校高度國際化和多元化的優勢,吸引全球頂尖人才,提升大學的科研及教學實力,擴大香港人才儲備,助力香港經濟發展,增加學費收益並非政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