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糖技藝的歷史超過600年,現已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杜師傅這天專誠由長洲來到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位於深水埗的其中一個會址,就是要向十多名吹糖體驗工作坊參加者示範和教授這種傳統民間手工藝。
參加者都是來自基層的弱勢社群,這是他們首次近距離接觸非物質文化遺產。他們全神貫注細看杜師傅大顯身手,除了觀摩,更有機會親自動手。
獨特體驗: 參加者除可觀摩杜師傅大顯身手,更有機會親自動手。政府新聞處圖片
初體驗
杜師傅先把糖料捏成管狀,管的一邊讓參加者吹氣,另一邊糖料開始脹大,杜師傅趁機示範捏成不同造型,參加者從中學習吹糖的各種技巧。
舉辦此工作坊的社協,冀活動可帶來快樂。
社協社區組織幹事阮淑茵說:「他們平常生活過得不愉快,很多不快經歷或低潮,現時生活狀況也未必很好。希望藉此活動帶給他們快樂,同時增進他們對非遺的認識。」
阮淑茵形容,對弱勢社群來說,工作坊是特別的經驗。「雖然第一次做出來的製成品未必很漂亮,但他們展示給我看時,感覺很開心。」
歡樂時光: 阮淑茵指參加者平常生活過得不愉快,希望藉工作坊帶給他們快樂,同時增進他們對非遺的認識。政府新聞處圖片
眾樂樂
參加者開心,杜師傅同樣快樂。
他憶述自己也曾是弱勢社群,小時候全家移居香港,初來港時住進劏房,家中經濟欠佳,物質匱乏。如今能夠幫助他人,也感自得其樂。
「他們看到吹糖時,回想起自己年幼時的情況,回憶到很多東西。有些人或者從沒見過吹糖,例如有些七、八十歲的婆婆,也從未見過吹糖,當看到可以這樣製作吹糖時,像變回一個小孩。過程中你看到他們開心,自己也不用多說。」
傾囊相授: 杜師傅在工作坊上示範製作吹糖的各種技巧。政府新聞處圖片
望周知
這個吹糖體驗工作坊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非遺資助計劃的其中一個獲資助項目,資助計劃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公眾對非遺項目的認識和了解,同時支持傳承工作。
截至去年年底,計劃下獲資助項目共124個,類型涵蓋研究出版、公眾節目及教育推廣活動、傳承培訓課程、節誕祭醮等。
康文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二級助理館長王康瑜指出,香港非遺清單現有480個項目,署方希望透過非遺資助計劃,利用多元化的活動和模式,向社會上各階層人士推廣非遺,如殘疾人士、學生、少數族裔等。
多元推廣: 王康瑜指出,康文署冀透過非遺資助計劃,利用多元化的活動和模式,向社會上各階層人士推廣非遺。政府新聞處圖片
「透過一些工作坊或導賞活動,讓殘疾人士參加,我們也曾與盲人學校合作,舉辦南音傳承計劃,以及向少數族裔人士教授粵語和貼揮春文化。」
紮作是一門歷史悠久的民間手藝,代代相傳。紮作技藝亦被列入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屬於傳統手工藝類別。天寶樓紮作創辦人夏中建師傅得到康文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資助,以「外剛內柔的守護神」為題,籌辦大士王紮作展覽暨導賞,藉以推廣紮作文化及中華文化。
大士壇的佈局
中國民間傳說有指,農曆七月鬼門關大開,眾鬼遊走於陽間,若缺乏管理,恐怕會出大事。此職責本由慈悲濟世的觀音大士執行,惟其善良面容恐不能服眾鬼,因此化身為面目猙獰的大士王以執行此職。因而在盂蘭節及清明節等大型法會,經常會見到大士王豎立在旁。
大士王的尺寸以頭的大小為依據,傳統以「元」作單位,頭和身高的比例為 1 : 4。七尺高的大士需配置二元頭,四尺高的則配置元半頭。
策展人夏中建師傅
黃德輝師傅
製作大士王的步驟是由紮鞋開始,然後紮頭,再紮上身和下身,最後是上紙樸及組裝。大士王是一名武將,在設計和選色方面要有將領之風。廣府式的大士王,是坐山打虎式,舉手提腳,身穿鎧甲,背後插上帥旗,具鎮壓遊魂野鬼的威勢。
大士王
大士王的鎧甲紮作手藝幾近失傳,現時多改以簡便的印刷為主。傳統的紮作方法則有摺甲、剪甲等,其中摺甲需慢工出細活,將裁好的金沙紙逐行摺成菱角形狀,慢慢拉出來,成為立體的鎧甲,綴以輕柔的手工皺紋紙。單以一雙巧手,簡單的紙張材料,就能紮出堅硬且具美感的鎧甲。
同屬天寶樓紮作的黃德輝師傅示範幾近失傳的摺甲和剪甲紮作手藝。上圖為摺甲,下圖為剪甲。
「外剛內柔的守護神」紮作技藝展覽,詳情如下:
日期:4. 12 – 10. 12. 2024
時間:上午9時半至下午5時
地點:九龍塘律倫街 7 號省善真堂觀音殿旁
費用:免費入場
導賞日期:12月7,8, 9日
導賞報名方法:https://forms.gle/kGA2kci9ZXKHzfM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