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消息指大學明年起分三年加學費 議員冀「攤長時間」以降低加幅

社會事

消息指大學明年起分三年加學費 議員冀「攤長時間」以降低加幅
社會事

社會事

消息指大學明年起分三年加學費 議員冀「攤長時間」以降低加幅

2024年06月20日 10:13 最後更新:10:13

消息指教育局擬明年起分三年加資助大學學費,初步傾向每年加幅5%至9%。選委界立會議員、嶺大協理副校長劉智鵬期望,加幅是靠向較低的百分比,反正20多年無加,要追回成本非朝夕之間,認為「攤長時間」加學費更好。

香港中文大學。 資料圖片

香港中文大學。 資料圖片

劉智鵬在電台節目表示,加幅如偏向5%,涉及大約兩千多元到至三千多元,即平均每月200多元到300多元,大學生只要做數小時兼職就可抵銷加幅。

但他關注如以複式計算,3年後每年學費最高達5.4萬,對學生負擔較大。他指,調整學費不是爲解決政府財赤,或大學需要更多經費發展,而是要啟動停擺了20多年的學費調整機制。

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

他又認為,現應檢討加學費機制或討論不同科目不同學費的可行性,如不同學科不同收費,將有助日後按學科的成本釐定學費,但不贊成以不同學科的畢業生薪酬作參考。

劉智鵬表示,如以複式計算,3年後每年學費最高達5.4萬,對學生負擔較大。(資料圖片)

劉智鵬表示,如以複式計算,3年後每年學費最高達5.4萬,對學生負擔較大。(資料圖片)

中大聯書院學生會工作小組召集人羅竣彥則表示,理解加學費的決定,但加幅會加重學生負擔,如果連續三年加學費,會成為複式的加幅,學生會感吃力,建議加幅可參考通脹,又認為近兩三年本港巿道及經濟不太好,畢業生就業困難,期望學生貸款的還款期安排,亦因應加學費而調整。

科技大學

科技大學

職道生涯規劃輔導協會總監崔日雄認為,5%至9%的加幅較高,連續三年都加學費亦太急,建議參考物價指數,認為高於3%會對學生帶來壓力。

往下看更多文章

資助大學2025/26學年起連續3年加學費 平均加5.5%

2024年06月20日 12:37 最後更新:13:08

政府宣布明年起分3個學年逐步增加資助大學學費,每年平均上調5.5%,形容幅度「溫和」。在2025/26學年,學士學位學費將由現時42,100元加至44,500元,而到2027/28學年則加至49,500元。

政府表示,考慮各項因素後,政府決定教資會資助課程的學費水平將於2025/26學年至2027/28學年(即三個學年)以平均每年5.5%的「溫和」幅度調整,而2024/25年學費將維持不變,讓社會有更長時間作出適應及準備。相關資助大學全日制每名學生每年學費如下:

學年/學士學位、研究院修課及研究課程/副學位課程

2024-25/42,100元/15,040元

2025-26/44,500元/15,900元

2026-27/47,000元/16,800元

2027-28 / 49,500元/17,800元 

浸會大學(浸大網頁圖片)

浸會大學(浸大網頁圖片)

政府發言人表示,教資會資助學位課程學費上一次調整為1997/98年,即增至現行每年42,100元的水平,至今已持續凍結20多年,而教資會資助課程乃公帑資助性質,政府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將學費水平的目標成本收回率訂於18%,一直沿用至今,多年來成本收回率因經濟起伏有所波動,但因提供高等教育成本呈上升趨勢,故近年比率持續下跌,以2024/25學年為例,預測收回成本將下滑至12.5%的低水平。而按經調整後的學費水平,2027/28學年的成本回收率將稍回穩及改善至13.4%。

發言人表示,政府以審慎態度處理學費調整,並盡力在所有相關因素包括公共財政紀律、學生負擔能力之間取得平衡,以在推動高等教育發展同時,確保長遠財政可持續性。政府強調,自1997/98年以來,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已累計上升4成,相對而言今次學費調整幅度非常溫和。

發言人又指,「資助專上課程學生資助計劃」和無須入息及資產審查的「全日制大專學生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亦會配合是次學費調整,由2025/26學年起相應調整。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