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談談︰中國月球石過剩怎辦?

博客文章

談談︰中國月球石過剩怎辦?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談談︰中國月球石過剩怎辦?

2024年06月25日 20:12 最後更新:20:29

中國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美國對中國探月很有意見,未來招數可以預見會五花八門,令人防不勝防。

嫦娥六號返回器著陸於內蒙古預定區域。AP圖片

嫦娥六號返回器著陸於內蒙古預定區域。AP圖片

首先介紹一下當前中美科技合作的大背景,繼TikTok、電動汽車之後,美國兩黨議員正針對中國無人機壟斷美國市場作出研究,調查相關帶來的國安風險。美國無人機製造商和國安專家認為︰美國製造的無人機產業可望抓緊今次機遇,提高產能和性能,建議美國政府推出優惠政策,重建美國無人機供應鏈,縮小與中國的成本差距。

這又是中國無人機產能過剩惹的禍。資料顯示,大疆和道通智能等中國無人機公司的的產品壟斷了美國「業餘」無人機市場近8成,佔商用無人機市場更達90%以上的份額。關鍵是美國應急操作無人機有超過9成都在中國製造。

今年4月18日,美國國會聽證會其中討論中國航天計劃,時離5月3日嫦娥六號乘長征五號遙八火箭在文昌升空,不足一個月。《環球時報》報導,美國太空總署(NASA)署長尼爾森在會上被及「中國在月球背面做什麼時」,他表示:「中國的探測器將在月球背面著陸」,補上一句:「月球的背面永遠處於黑暗,美國人不打算去那裡。」

白宮早已著手製作「中國太空威脅論」宣傳。2023年12月,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聲稱「中國沒打算在探月方面與美國展開合作」。國家航天局新聞發言人許洪亮回應,中國政府始終堅持為了和平目的探索和利用外層空間,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發展的基礎上,開展國際空間交流與合作,積極在外空領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聲明強調,中方重視航天領域國際合作,「對於與美開展航天領域交流也一直秉承開放包容的態度,歡迎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科研界人士按照中方已公布的月球樣品申請辦法,以合適的方式及渠道向中方申請」。說的是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今年4月首次召開國際借用評審會議,共有5位來自美國的申請者參加評審會議,包括NASA官員、布朗大學、石溪大學、芝加哥大學的和普渡大學的米學者專家。與此同時,還有來自英國、德國、法國、巴基斯坦和日本的科研人員。

歐洲航太機構和科學家與中國密切合作,10月將與中方會談,討論進一步合作,預期可以獲得中國是次探月球成果,包括收集資料和月壤樣本。歐洲航太發言人表示︰「我們目前與中國的合作是一個小步伐,這個合作開始於很久以前,當時的情況可能有所不同。展望未來,我希望會有更多的合作。」

中歐太空未來合作無間,美國呢?不如問問NASA署長,當日他在國會上高調提到,中國登陸月球的日期是2030年,「這一時間還在不斷提前」,令人擔心的是,中國人首先登陸就會說「這是我們的領土,你們不要進來」。先不談中美之間一道鴻溝——美國禁止與中國在航天計劃進行任何合作和交流——NASA定性與中國「競爭」上月球,如果有人希望中國探月全球無私分享,包括美國,那麼按計劃2026年阿耳忒彌斯三號 (Artemis 3) 美國載人登月任務的所有成果,又是否願與地球人同享?

美國到時可能這樣回應︰美國探月成果沒有過剩,你問就去問中國吧!




深藍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法國

往下看更多文章

美國想翻轉亞太,欠的是一場「珍珠港」

2024年06月28日 20:27 最後更新:20:34

美國對中國已經難有好牌再出,對付中國顯得百上加斤,不過,美國有一種想法就是打一場大仗解決問題,轉移危機,這種心思不可不提防。

AP圖片

AP圖片

兩位美國外交專家推出新書《失去的十年:美國重返亞洲與中國實力的崛起》(Lost Decade: The US Pivot to Asia and the Rise of Chinese Power),指出2011年美國「重返亞太」失策,放走了中國這個強勁對手,招致今天的禍害。

時任國務卿希拉莉在《外交事務》發表的文章中稱:「過去10年裡,我們為這兩個戰區(阿富汗、伊拉克)分配了大量資源。未來10年,我們需要明智地、有計劃地投入時間和精力,從而處於最佳位置,以保持我們的領導地位,確保我們的利益,推進我們的價值觀。因此,美國未來十年最重要的國策任務之一就是鎖定在亞太地區大幅增加投資 —— 外交、經濟、戰略和其他方面的投資。」

事實上總統奧巴馬也認同美國要把重點轉向亞洲,並避開中東的糾纏。於是形成「亞太再平衡戰略」,即是大家更熟悉的「重返亞太」。

美國既有事先之明,又何以有失策?原因是美國當時已經缺失執行力,《失去的十年》作者認為,「重返亞太」戰略失敗是「任務太艱巨,要足夠快地完成這件事情實在是太難了。」書中提到,準備執行「重返亞太」前夕,奧巴馬政府宣佈美國從伊拉克撤軍。「但是撤軍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以至於不得不又重新進入。到2011年底,美國在阿富汗駐軍人數增加了近3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地的軍事開支也增至巔峰數字。美國似乎陷入了一個閉環:大量的物力財力人力被消耗,卻毫無回報。與此同時,太平洋地區的巨大活力尚未得到充分開發,中國正在不斷發展。」

簡言之,想得到說得出可是做不到,關鍵是美國已經是一個衰落的「帝國」,不過,新書作者提出五大原因為美國的錯失辯護︰一、美國低估了中國;二、中東的泥潭太深超過預期;三、歷屆美國政府對「重返亞太」三心兩意,還鬧內部分歧;四、美國國民對亞太戰略不關心;最後一點,十分奇葩,超出一般人的想像︰「亞太地區沒有發生類似珍珠港偷襲或者『911』那樣的爆炸性事件引起足夠關注。」這是不是說美國需要一場太平洋戰爭?

拜登與特朗普的首場電視辯論展開,不過,下屆誰入主白宮,相信都是一樣困難,美國已經顯露出兩大敗象︰一無力挽救高通脹及無窮國債;二無力穩控地緣政治,美國概念不再,衰落以斷崖式出現。美國救無可救但還是要找救贖之道。《失去的十年》出版之際,時任特朗普政府國家安全顧問的奧布萊恩呼籲,「美國與中國在經濟上完全脫鉤,加大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對手的強硬態度,以維持世界和平,其中包括把美國所有的海軍陸戰隊派駐到亞洲。」

看來美國摩拳擦掌大不乏人,說︰「美國該醒覺了!」世上最危險的是發生在夢遊者起床以為自己清醒的時刻,這再不是意識型態的口水戰咁簡單。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