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保育殖民地文化,香港刻不容緩!

博客文章

保育殖民地文化,香港刻不容緩!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保育殖民地文化,香港刻不容緩!

2024年06月20日 17:25 最後更新:17:48

「香港過於靠近中國」,有人說影響了創科企業發展,因為外國精英人才不喜歡前來一個政治城市工作。有人說香港濃濃的殖民地遺風,可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很有趣,我就跟你聊幾句!

AP圖片

AP圖片

香港街道幾時改名,這個話題討論很久,反對「去殖化」,原因是香港乃中西文化交萃的國際大都會,例如街道名不必急於改變,香港的殖民地色彩是「本土文化特色」的一部分,一下子抹去了,難向國際說明香港多元包容。原本這無必要激起太過情緒化的辯論,反正更多要事正經事要辦,問題是西方最近對華發起一波文化認知戰爭,來者不善,香港難以獨善其身。

美國的半導體芯片牌最近打得七七八八,矽谷目前需要持盈保泰,事關從華爾街到華盛頓都依靠科技巨頭企業牽引投資風潮,以穩定美國經濟地位,從而保持美元強勢。英偉達炒上了世界最高市值顛峰,見好就要收,事關它還是要靠中國市場的收益。科技戰可以歇一會,但不可能對華無戰事,轉來文化戰,既可消耗消費東方大國,也抓住焦點讓美國盟友作出重點攻擊。

話說國際人權組織Human Rights Measurement Initiative發佈有關全球3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最新資料,中國排名最低,香港情況繼續差劣,某些標準評分「進一步接近中國」。組織發言人稱 「中國的打壓已經進行了一段很長的時間,但在香港這種打壓只在過去五年才出現。我們看到的是,在過去幾年,香港在公民權利方面的評分正在不斷接近中國的分數。」

「香港更加中國化」的陳述大概成形,西方媒體便要找出更大的突破口,如是者,香港「去殖化」被翻炒起來。法國RFI最新報導︰「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前助理教授鍾劍華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中國一直在逐步摧毀(新疆)維吾爾人的文化丶信仰及壓抑其宗教,更改村名是其中一種手段而已。而這種種手段,短期可能效用不大,但長遠而言,經過一丶兩個世代,效用便會甚為明顯,他以2016年親到新疆公幹所見所聞指出,蘭州丶青海丶西寧等地的維吾爾人已被漢化,維族人說的是漢語,入伊斯蘭廟宇和守齋戒亦變得鬆散,在如此強硬和系統性的文化滅絕手段下,維族新生代只懂漢語,並非奇事。」他續稱,不能排除北京政府日後會更改香港具殖民地色彩的街道名稱。

既然有人拿香港殖民地街名來說事,我們也不妨順應國際友人的關心,把香港的殖民地色彩造文章,不過,我們的思維要改一改。殖民地歷史是西方文明不光彩的一頁, 300年西方殖民足跡遍地下,帶來西方文明興盛的同時亞非拉被殖民的人口幾乎遭滅絕,「留地不留人」的前期殖民地主義進入新時代,改為「留人留地」的資本壟斷掠奪,時至今天,全球南方無一不銘記於心。

香港有人說保留殖民地色彩可獲國際認同,敢問一句,你說的是那個國際?不如這樣吧,保留香港殖民地街名還不夠,我們是世界知名殖民地,何不認真「保育」起來,把香港變成一個展示殖民地歷史的「知識館」,作為旅遊業資源?我們可以吸引身同感受的南方國際朋友,你說是嗎?

難道,有人會反對我的「保殖」主張?




深藍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法國

往下看更多文章

美國想翻轉亞太,欠的是一場「珍珠港」

2024年06月28日 20:27 最後更新:20:34

美國對中國已經難有好牌再出,對付中國顯得百上加斤,不過,美國有一種想法就是打一場大仗解決問題,轉移危機,這種心思不可不提防。

AP圖片

AP圖片

兩位美國外交專家推出新書《失去的十年:美國重返亞洲與中國實力的崛起》(Lost Decade: The US Pivot to Asia and the Rise of Chinese Power),指出2011年美國「重返亞太」失策,放走了中國這個強勁對手,招致今天的禍害。

時任國務卿希拉莉在《外交事務》發表的文章中稱:「過去10年裡,我們為這兩個戰區(阿富汗、伊拉克)分配了大量資源。未來10年,我們需要明智地、有計劃地投入時間和精力,從而處於最佳位置,以保持我們的領導地位,確保我們的利益,推進我們的價值觀。因此,美國未來十年最重要的國策任務之一就是鎖定在亞太地區大幅增加投資 —— 外交、經濟、戰略和其他方面的投資。」

事實上總統奧巴馬也認同美國要把重點轉向亞洲,並避開中東的糾纏。於是形成「亞太再平衡戰略」,即是大家更熟悉的「重返亞太」。

美國既有事先之明,又何以有失策?原因是美國當時已經缺失執行力,《失去的十年》作者認為,「重返亞太」戰略失敗是「任務太艱巨,要足夠快地完成這件事情實在是太難了。」書中提到,準備執行「重返亞太」前夕,奧巴馬政府宣佈美國從伊拉克撤軍。「但是撤軍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以至於不得不又重新進入。到2011年底,美國在阿富汗駐軍人數增加了近3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地的軍事開支也增至巔峰數字。美國似乎陷入了一個閉環:大量的物力財力人力被消耗,卻毫無回報。與此同時,太平洋地區的巨大活力尚未得到充分開發,中國正在不斷發展。」

簡言之,想得到說得出可是做不到,關鍵是美國已經是一個衰落的「帝國」,不過,新書作者提出五大原因為美國的錯失辯護︰一、美國低估了中國;二、中東的泥潭太深超過預期;三、歷屆美國政府對「重返亞太」三心兩意,還鬧內部分歧;四、美國國民對亞太戰略不關心;最後一點,十分奇葩,超出一般人的想像︰「亞太地區沒有發生類似珍珠港偷襲或者『911』那樣的爆炸性事件引起足夠關注。」這是不是說美國需要一場太平洋戰爭?

拜登與特朗普的首場電視辯論展開,不過,下屆誰入主白宮,相信都是一樣困難,美國已經顯露出兩大敗象︰一無力挽救高通脹及無窮國債;二無力穩控地緣政治,美國概念不再,衰落以斷崖式出現。美國救無可救但還是要找救贖之道。《失去的十年》出版之際,時任特朗普政府國家安全顧問的奧布萊恩呼籲,「美國與中國在經濟上完全脫鉤,加大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對手的強硬態度,以維持世界和平,其中包括把美國所有的海軍陸戰隊派駐到亞洲。」

看來美國摩拳擦掌大不乏人,說︰「美國該醒覺了!」世上最危險的是發生在夢遊者起床以為自己清醒的時刻,這再不是意識型態的口水戰咁簡單。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