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園大熊貓盈盈誕下一對龍鳳胎,是第一對在本港出生的大熊貓。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劉定震表示,非常高興。他又提到,根據自己在四川臥龍大熊貓研究中心工作經驗,以及近幾年雙胞胎研究結果,未來一到兩個星期非常關鍵。
大熊貓。海洋公園fb圖片
劉定震接受港台訪問時表示,非常高興和激動獲悉有關消息,因為2007年香港回歸10周年之際,自己曾經參與贈港大熊貓的專家論證會,並選定活潑可愛的樂樂和盈盈,一直期待大熊貓能在海洋公園添丁。他形容今次是里程碑式的成就,為海洋公園和內地科研人員共同合作的結晶,同時是香港和內地公眾熱切期盼。
不過,劉定震提到,初生大熊貓寶寶免疫力較弱,容易受到感染,要十分小心,如果寶寶能夠吃到初乳,可提高存活率,情況將趨於穩定。他認為一般人如果跟大熊貓沒有取得互信,難以到籠舍收集初乳,人和動物之間需要建立互信可靠的關係。
大熊貓「盈盈」。 海洋公園FB
他說大熊貓繁育工作仍面臨很多科學難關,例如大熊貓懷孕期從45天到324天,變化非常大,雖然可以檢測尿液激素水平變化,亦知道一種負責有機體免疫的物質,可能影響胚胎著床時間,但是雌性大熊貓何時生育、有何因素調控生育時間,目前還不是特別清楚。
他又表示,大熊貓繁殖成功率因不同的配種方式而變化,有些單位自然交配成功率不到一半,有經驗的單位可達到9成,甚至百分百。內地科研人員首先遵循大熊貓優生優育的指導方針,鼓勵和倡導自然交配,如果多次嘗試失敗才實施人工授精。
大熊貓安安可可首次在香港過聖誕節,海洋公園的動物護理團隊製作可食用的聖誕咭、冰製雪人及聖誕樹形狀的竹竿做聖誕禮物,讓安安及可可食用及玩耍。
資料圖片
照顧安安及可可的海洋公園動物部助理館長鄧巧賢表示,安安可可已逐步適應新環境的生活,每日進食4餐。護理專員劉思穎說,會為安安可可提供不同的食物,例如蘋果等,又會設攀爬架及紅色波波等讓牠們玩耍。日常的護理訓練要維持安安可可的身體健康及活動基能等,牠們正式與遊客見面後,原本較文靜的可可比以往「大膽」,當遊客安靜觀看時,會走到前排,與遊客打招呼。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另外,照顧一對龍鳳胎大熊貓的海洋公園動物部高級監督殷漫萍表示,兩隻大熊貓BB經過「暴風式成長」後,性格及行為都有所轉變。「家姐」原本較文靜溫柔,但近來變得貪玩,喜歡與公仔及「細佬」玩耍。「細佬」較喜歡接近護理員,很多時會主動爬向人類,現時外表及特徵亦有不同,龍鳳胎隨著成長變得相似,現時要靠尾巴及耳朵等特徵來分辨牠們,共中「家姐」尾巴有一束黑毛,耳朵較大。 護理專員彭詠詩說「家姐細佬」開始會用叫聲,表達肚餓或反身有困難要幫助等,護理員叫牠們時亦會回應。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由於園方是首次照顧大熊貓BB,一直與四川的專家保持聯繫,確保每個階段都好好照顧牠們。龍鳳胎現已4個月大,每當護理員見到他們進入新一階段,例如出牙或爬行都很感動。 至於大熊貓盈盈,產後恢復得很好,對食物要求亦有不同,因為需要更多能量以儲備足夠營養及乳汁,護理員適時調整食物,包括提供更多選擇,讓盈盈進食更多。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