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警方成立跨界別「智蹤聯盟」定位裝置 助尋回失蹤家人

社會事

社會事

社會事

警方成立跨界別「智蹤聯盟」定位裝置 助尋回失蹤家人

2024年09月20日 07:05 最後更新:11:08

警方2022年推知「智蹤計劃」,派發藍牙定位裝置予認知障礙患者家庭,9月底警方將展開跨部門及界別合作,成立「智蹤聯盟」,助有需要家庭更快尋回失蹤的認知障礙家人。

警方2022年推知「智蹤計劃」,派發藍牙定位裝置予認知障礙患者家庭。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方2022年推知「智蹤計劃」,派發藍牙定位裝置予認知障礙患者家庭。巴士的報記者攝

據警方資料,全港認知障礙症患者失蹤人數由2020年的290人,增至2023年的444人,增幅約53%。警方2022年4月在東九龍總區推行「智蹤計劃」,推廣使用藍牙定位裝置尋找認知障礙症患者或精神上無行為能力人士。

更多相片
警方2022年推知「智蹤計劃」,派發藍牙定位裝置予認知障礙患者家庭。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方2022年推知「智蹤計劃」,派發藍牙定位裝置予認知障礙患者家庭。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方2022年推知「智蹤計劃」,派發藍牙定位裝置予認知障礙患者家庭。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方2022年推知「智蹤計劃」,派發藍牙定位裝置予認知障礙患者家庭。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務處資料圖片

警務處資料圖片

東九龍總區總督察(行動)傅駿業。巴士的報記者攝

東九龍總區總督察(行動)傅駿業。巴士的報記者攝

「智蹤計劃」受惠者陳觀明。巴士的報記者攝

「智蹤計劃」受惠者陳觀明。巴士的報記者攝

「智蹤計劃」受惠者陳觀明與太太。巴士的報記者攝

「智蹤計劃」受惠者陳觀明與太太。巴士的報記者攝

中華基督教會基順學校家長教職員會主席林燕。巴士的報記者攝

中華基督教會基順學校家長教職員會主席林燕。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方2022年推知「智蹤計劃」,派發藍牙定位裝置予認知障礙患者家庭。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方2022年推知「智蹤計劃」,派發藍牙定位裝置予認知障礙患者家庭。巴士的報記者攝

中華基督教會基順學校家長教職員會主席林燕(左)。巴士的報記者攝

中華基督教會基順學校家長教職員會主席林燕(左)。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方2022年推知「智蹤計劃」,派發藍牙定位裝置予認知障礙患者家庭。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方2022年推知「智蹤計劃」,派發藍牙定位裝置予認知障礙患者家庭。巴士的報記者攝

計劃推出至今年8月,警方抽樣訪問200名用戶,當中共107次使用「智蹤計劃」定位装置自行尋回失蹤家人。

警務處資料圖片

警務處資料圖片

「智蹤計劃」至今共派發1800個定位裝置,警方將於9月28日成立「智蹤聯盟」,此次亦是警方首個與社會福利署、醫院管理局 、房屋署、關愛隊及慈善團體的跨界別合作計劃,建立捐贈、宣傳和派發平台,合作機構増至 70個,讓更多有需要人士受惠

18分鐘尋回走失家人

東九龍總區總督察(行動)傅駿業表示,「智蹤計劃」可以幫助照顧者快速找到走失的家人,在計劃推出初期,一位住在將軍澳的伯伯走失,好在他有隨身帶定位装置,定位顯示在荃灣,最終警方在荃灣西地鐵站附近尋回失蹤伯伯,而從報警到最終尋回,整個過程僅用了18分鐘。

東九龍總區總督察(行動)傅駿業。巴士的報記者攝

東九龍總區總督察(行動)傅駿業。巴士的報記者攝

定位裝置助尋回愛妻   外出更安心開心

「智蹤計劃」受惠者陳觀明的太太為認知障礙症患者,陳觀明已經不記得太太已經走失過多少次。有一次他和太太去飲茶時,他去了一趟洗手間上,結果一回來就不見了人,只能找警察幫忙。自從參加了「智蹤計劃」,陳觀明感到很安心,自己都可以找回太太,「最多搵耐啲,但都可以搵返佢,(呢個計劃)對我們這些照顧者很有幫助。」

「智蹤計劃」受惠者陳觀明。巴士的報記者攝

「智蹤計劃」受惠者陳觀明。巴士的報記者攝

陳觀明表示,因為擔心太太走失,所以以前很少帶她出街,但有了定位裝置後,現在日日都會帶太太出去做一小時運動,也多了帶太太外出飲茶,「開心咗很多,很放心。」

「智蹤計劃」受惠者陳觀明與太太。巴士的報記者攝

「智蹤計劃」受惠者陳觀明與太太。巴士的報記者攝

唐氏症兒子藉裝置找到目的地

中華基督教會基順學校家長教職員會主席林燕的兒子今年16歲,患唐氏綜合症,性格比較活躍,從小學開始就問媽媽甚麼時候可以自己上學及放學。但兒子外出就像「脫韁的野馬」,林燕不敢自己帶他出街,「因為追不上他」。

中華基督教會基順學校家長教職員會主席林燕。巴士的報記者攝

中華基督教會基順學校家長教職員會主席林燕。巴士的報記者攝

不過,林燕一直都有意識地訓練兒子獨自外出的能力,直至中二,林燕逐步放手,但兒子不時發生走失的情況。曾有一次搭錯車,手機又正好沒電,林燕正在工作,接到學校老師電話說兒子沒上學時,「那一刻人是呆住了,點算?」好在當時兒子和同學在一起,同學最後帶著他成功回來。

警方2022年推知「智蹤計劃」,派發藍牙定位裝置予認知障礙患者家庭。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方2022年推知「智蹤計劃」,派發藍牙定位裝置予認知障礙患者家庭。巴士的報記者攝

這次走失事件也讓林燕有了買定位裝置的想法,當得知警方推出「智蹤計劃」後,林燕第一時間報了名。有了定位装置之後,林燕再也不用擔心兒子走失,只需要打開APP就看到兒子的位置,她還發現通過定位装置,能遠程幫助兒子找到目的地,「是一個很新鮮的體驗。」

中華基督教會基順學校家長教職員會主席林燕(左)。巴士的報記者攝

中華基督教會基順學校家長教職員會主席林燕(左)。巴士的報記者攝

一次,林燕帶兒子到油麻地上課,由於曾帶過兒子去,所以這次林燕亦很放心地讓兒子自己去找。然而由於大廈的名字不明顯,兒子開始時沒找到,於是打電話求助林燕,林燕在手機上不僅看到兒子的定位,還能看到目標大廈,於是在電話裡指示他怎麼走,最終兒子成功找到目的地,這讓林燕充滿信心,「給家長一顆定心丸,不僅可以防止走失,還能應用在日常訓練上。」

往下看更多文章

警方及童軍總會推「積極公民」獎章 11歲學員助家人免墮騙徒陷阱

2024年10月10日 07:00 最後更新:10:12

警務處與香港童軍總會合作推出「積極公民」獎章,童軍可在網上學習包括防騙、禁毒和保護兒童的知識,童軍總會同時辦領袖培訓課程,讓學員加深認識,助他們向親友、所屬群體宣傳。

警務處與香港童軍總會合作推出「積極公民」獎章系列,培養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務處與香港童軍總會合作推出「積極公民」獎章系列,培養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巴士的報記者攝

「積極公民」獎章系列包括「防騙先鋒章」、「保護兒童章」以及「禁毒章」,由警務處提供教材資源,學員通過線上自學,以及參加不同課程和訓練,學習防騙、禁毒及保護兒童等知識。

警務處公共關係部高級督察梁思朗。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務處公共關係部高級督察梁思朗。巴士的報記者攝

而香港童軍總會則為成年領袖提供領袖培訓課程,接觸真實防騙案例以及毒品樣本,完成培訓的領袖可根據學員學習程度舉辦工作坊,學員在最終通過考核後即可獲得獎章。

香港童軍總會副青少年活動總監(支部)張俊彥。巴士的報記者攝

香港童軍總會副青少年活動總監(支部)張俊彥。巴士的報記者攝

其中,「防騙先鋒章」已於今年5月推出,目前已有逾800名學員完成訓練,「保護兒童章」和「禁毒章」將分別於今年內以及明年初推出。

「積極公民」獎章系列包括「防騙先鋒章」(中)、「保護兒童章」(右)以及「禁毒章」(左)。巴士的報記者攝

「積極公民」獎章系列包括「防騙先鋒章」(中)、「保護兒童章」(右)以及「禁毒章」(左)。巴士的報記者攝

舅父出遊遇騙 記起侄子提醒及時醒悟

11歲的香港童軍總會幼童軍梁桀朗在課餘時自學課程,學會許多實用防騙知識,例如如何識破假冒身份詐騙手法,以及如何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等。他表示課程內容淺白易懂,短片案例中的動畫生動有趣,充滿樂趣和挑戰,「所以每次都是最快速度寫完作業就去學。」

香港童軍總會幼童軍梁桀朗。巴士的報記者攝

香港童軍總會幼童軍梁桀朗。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習過程中,梁桀朗不僅學到新知識,還將所學知識分享給家人,幫他們遠離詐騙。梁桀朗的舅父早前往泰國旅行,出發之前,梁桀朗和舅父講了關於不要輕信騙徒,給騙徒轉帳等防騙知識,旅途中就派上用場。舅父在使用泰國當地的免費Wi-Fi時需要輸入資料,但之後他發覺全部資料都變成泰文,緊接著收到電郵,聲稱電話已被黑客入侵,要求數千元就可還原。

通過考核的學員可獲得紀念布章。巴士的報記者攝

通過考核的學員可獲得紀念布章。巴士的報記者攝

梁桀朗的舅父起初不知道如何是好,幸好他記起梁桀朗曾與他分享的防騙知識,最終沒有給騙徒轉帳,避免受騙。梁桀朗更認識到傳遞防騙知識的重要性,在幼童軍集會中分享資訊,「 透過自學及向同團的幼童軍分享防騙資訊,令我獲益良多。日後,不僅我自己提高防騙意識,同時亦會提醒身邊的家人及朋友不要輕信不明來歷的信息。」

香港童軍總會幼童軍梁桀朗和媽媽。巴士的報記者攝

香港童軍總會幼童軍梁桀朗和媽媽。巴士的報記者攝

梁桀朗的媽媽是香港童軍總會領袖之一,她在學校會開展工作坊,通過遊戲向學生宣傳防騙訊息,兒子獲得「防騙先鋒章」讓她十分高興,「他在家會自主學習,我也會和他一起看片,大家互相交流對騙案的看法。」

通過角色扮演更深入認識騙案發生

除了香港童軍總會提供的領袖培訓課程,警務處還為童軍領袖提供導師培訓工作坊,香港童軍總會童軍成員黃樂晴此前擔任工作坊司儀,並根據領袖提供額外資訊自主學習,令她更加深入了解防騙議題。

香港童軍總會童軍成員黃樂晴。巴士的報記者攝

香港童軍總會童軍成員黃樂晴。巴士的報記者攝

參加導師培訓工作坊當日,講師分享近年騙案真實例子與常見手法,例如網購騙案 、網戀騙案等,黃樂晴才意識到原來騙徒手法是真的層出不窮,「只要稍微降低警覺或不小心,就會好容易中伏。」

學員參與訓練課程。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員參與訓練課程。巴士的報記者攝

訓練課程會為學員提供實案演練,讓學員扮演不同角色,從多方面認識騙案,黃樂晴扮演受騙者的孫女,過程中清醒洞悉騙徒技倆,阻止了騙案發生。這次角色扮演令她反思,除了訓練中教授的不同技巧和知識外,更重要是要認真對待身邊可能發生的騙案,「只要現實中都時刻保持機警,多留意身邊所發生的事,都可以機警地阻止到騙案發生。」

童軍領袖參與導師培訓工作坊,幫助將知識傳授給學員。巴士的報記者攝

童軍領袖參與導師培訓工作坊,幫助將知識傳授給學員。巴士的報記者攝

儘管平時學業繁忙,黃樂晴亦抽時間出來自學,並最終獲得「防騙先鋒章」,通過學習,讓她對防騙有了更深的理解,「講師與網站提供的資訊都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輕鬆就可以學到如何辨識和應對詐騙行為,提高自己的警覺性同自我保護能力。騙徒的手法在不斷變化和升級,令到防騙訊息越來越重要。」

研究90年代到近年騙案個例 學習騙案手法演變

香港童軍總會深資童軍黃晉軒通過觀看「積極公民」獎章系列網頁中的影片,學習到不同的防騙資訊,認識了現代的各種騙案,並且了解到近年騙徒的詐騙方式及如何有效地預防各種騙案。

香港童軍總會深資童軍黃晉軒。巴士的報記者攝

香港童軍總會深資童軍黃晉軒。巴士的報記者攝

在影片中,黃晉軒了解到近年有騙徒通過虛假投資網站進行詐騙,對騙徒手法產生興趣,於是決定做一個關於騙案手法演變的專題研習。黃晉軒翻閱許多資料,研究了由90年代牛奶種菌案到近年JPEX案件,發現隨著科技進步,騙徒手法由實體產品逐漸演變成虛擬網站。同時,黃晉軒亦發現宣傳防騙資訊渠道同樣增多,由寥寥可數可以得到防騙資訊的途徑,到現在有不同的網上影片和手機應用程式,例如防騙視伏APP等。

學員參與培訓課程。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員參與培訓課程。巴士的報記者攝

黃晉軒認為,研究案例十分有意義,可以幫助市民了解防騙資訊,「不管騙徒手法如何演變,都是利用人們貪小便宜心態。」他還鼓勵其他成員去了解防騙及進行考核,利用自己所學及經驗幫助其他成員,希望之後可以與其他成員一起舉辦攤位及工作坊,向更多童軍成員及公眾人士推廣防騙資訊及重要性。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