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場新聞》案早於2024年8月29日已有裁決,《立場新聞》的兩任總編輯鍾沛權、林紹桐以及營運《立場新聞》的公司Best Pencil (Hong Kong) Limited 被判「串謀發佈煽動刊物罪」罪名成立。案件亦於今日完成判刑,正式劃上句號。然而,《立場新聞》對香港的禍害並未有就此完結,其於香港種下的反華種子早已根深柢固,若再次被灌溉,或為香港帶來另一次動盪,香港市民切勿輕視。
從主場、立場到完場
《立場新聞》於2014年12月23日成立,由商人蔡東豪在其前身《主場新聞》停運後5個月重新創辦。鍾沛權和余家輝也是創辦人兼總編輯。在成立之初,《立場新聞》以報道真相的旗號,散布偏頗不實的消息,不斷加深社會矛盾,製造政治兩極化。
《立場新聞》曾因其報道內容和採訪行動與香港政府部門及官員發生多次對立,特別是在2019年「反修例」期間,倚仗著自己的記者身份,像有特權似的與香港警察、特區政府和撐警人士鬧衝突,因此《立場新聞》的記者經常被截查或拘捕。
然而,隨著香港政治環境的變化,特別是香港國安法的通過,《立場新聞》終於「軟下腳」,面臨法律責任的壓力不斷加大。2021年12月29日,香港警務處國家安全處凍結了《立場新聞》的資產,並拘捕了多名高層或前高層人員,包括前總編輯鍾沛權和著名人士何韻詩。同一天,《立場新聞》宣布停止運作。
蘋果和立場的萬縷千絲
《立場新聞》和《蘋果日報》在反中亂港和宣揚港獨上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儘管它們在運作模式和創立背景上有所不同,但兩者政治取向絕對一致,就是讓香港環境日益複雜,人民陷入濃烈的反華情緒。
《蘋果日報》於1995年由壹傳媒集團創辦,以揭露時弊和批評政府的報道風格聞名。在《立場新聞》的前身《主場新聞》營運初時,最大的金主就是《蘋果日報》,當時依靠撰寫文章和採訪合作,獲取注資就達到每月數十萬。後來《蘋果日報》需要縮減營運開支,間接令《主場新聞》收入大減,加上沒有公司願意落廣告,最終被迫停運。5個月後,即2014年12月,黎智英辭去《蘋果日報》社長及壹傳媒董事長職務,同時間,《立場新聞》就橫空出世。而《立場新聞》創辦人除了原有的蔡東豪外,還有鍾沛權,而鍾沛權的妻子陳沛敏正正是《蘋果日報》的總編 (後來更升任為副社長),因此《立場新聞》和《蘋果日報》之間的關聯,可謂不言而喻。
然而,隨著香港國安法的實施,《蘋果日報》在2021年6月結束營運,成為首家因犯罪而被「抄家」的媒體。這一事件引發外界對濫用新聞自由特權的關注。《蘋果日報》停運後,《立場新聞》便聘請了多名《蘋果日報》的記者,繼續其批評性的新聞報道,再次反映出兩者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
《立場新聞》惡行纍纍
《立場新聞》在其運營期間經常被市民批評報導方式非常誇張及內容偏頗。首先,《立場新聞》的報導被指煽動仇恨及反政府情緒,甚至美化暴力行為,這使其在公正性和事實基礎上受到質疑,因為這些報導完全不基於事實,只是為了攻擊政府和警方。此外,《立場新聞》亦時常以偏頗的拍攝角度,將直播包裝成事實,其實依然是斷章取義。《立場新聞》總是行走在法律鋼線上,有一次終於從鋼線跌落,就是2018年,前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控告《立場新聞》刊登的一篇文章損害其聲譽,要求禁制再刊登該文章,這反映出《立場新聞》在報導準確性上的嚴重缺失。
而在2019年「反修例」期間,《立場新聞》更變本加厲,與政府和警方針鋒相對,其記者經常因挑釁行為而被捕,這被視為不負責任的報導方式,完全無視新聞機構應有的中立性。不僅如此,《立場新聞》記者在警察執法期間涉嫌濫用記者身份,阻礙執法,這種行為被批評為對警方工作的干擾,完全違背新聞工作者應有的客觀立場。甚至在警方例行記者會上,與其他媒體記者一起戴上印有指責字樣的頭盔,失去一位傳媒人應有的專業。
裁決
法庭於裁決理由中清楚指出,《立場新聞》的主張是排除中國的本土主義,在「反修例」期間更成為抺黑和中傷中央及特區政府的工具。法庭亦裁定涉案文章是在沒有提出任何客觀基礎下,攻擊《香港國安法》、《刑事罪行條例》等條文及相關執法及檢控程序;以假消息散播仇恨及反政府情緒;攻擊警方執法並美化暴動者的行為。
從法庭裁決理由可見,《立場新聞》完全罔顧客觀事實,違背國際人權公約所強調新聞從業員必須遵守的特別責任和義務,可見個別罔顧事實的傳媒組織及用心歹毒的反中亂港分子、外國政客和組織指稱裁決「打壓」新聞自由的説法完全站不住腳。事實上,有關人士和組織將煽動仇恨的言行歪曲成「新聞工作」,才是對香港專業新聞從業員的最大侮辱。
Hkwisdom 天機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