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上半年共收到350宗與騙案相關的銀行投訴,按年下跌45%,但一些新型騙局手法個案則上升16%。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表示,關注近年涉及內地在港留學生的受害人增加趨勢,以及騙徒使用「深偽技術」(Deep Fake)等手法增加。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
他說,本港已就詐騙個案制訂清晰的處理指引,但因應騙局手法變化多端,金管局很快會向主要銀行就相關責任框架進行「軟性諮詢」。
阮國恒出席論壇致辭時表示,銀行要做好防範騙案及加強客戶教育等工作之餘,本港亦應制訂普遍的指導性原則,處理涉及騙局的銀行投訴,例如當銀行決定賠償客戶時,應考慮銀行是風險控制是否有效、客戶是否做好保護自身資訊和交易的責任等因素。
阮國恒 (圖片來源:金管局官網)
他以較極端的個案為例,若銀行持續地失誤處理高風險轉帳,或須為客戶承擔部分損失;反之若客戶多次忽視銀行的轉帳風險警告,銀行亦不應承擔全部損失。
阮國恒強調,金管局支持負責任的銀行創新,並對業界發展科技維持「風險為本」及「科技中立」的政策立場。
本港銀行最遲明年底前,全面落實推出名為「智安存」的措施,讓存戶可自主決定為存款加設保護,有如銀行帳戶內設「夾萬」,以防範騙案。存戶使用該功能後,指定款項就不能被轉出,包括提款及轉帳等,要動用就要進一步核實。金管局亦建議,日後以手機程式認證使用銀行網上服務,亦研究讓客戶可選擇停用高風險功能,例如網上新增收款人或提高轉帳限額。
金管局
金管局助理總裁區毓麟接受港台專訪,表示留意到不少騙案受害人被誘騙提供網上銀行帳戶和密碼,而被騙徒轉帳,又或誤信騙徒因而按指示將存款轉帳。為保護客戶,在經諮詢銀行業界後,將在明年推出「智安存」措施,零售銀行個人客戶可指定受保護機制下的存款額,設定保護後就不能轉出款項,除非向銀行要求取消保護,希望做到即使存戶被誘使轉帳,亦可停一停,想一想,減少騙案發生。
區毓麟表示,當存戶有意取消保護,要與銀行職員會面,以作核實程序,希望透過面對面接觸,可幫助客戶防範騙案。金管局要求,市民啟用或取消智安存,銀行都要三日內完成安排。因應措施涉及銀行大規模系統改動,「智安存」明年逐步推出,最遲明年底前全面落實。有部分銀行明年初就開始陸續向例如長者等客群,提供類似智安存的保護工具。
金管局。資料圖片
金管局亦要求,銀行明年上半年將陸續向客戶提供,「預設不開通網上銀行平台」的選項,客戶如果要重新開通網上銀行服務,亦要親身到銀行分行處理。區毓麟表示,已諮詢銀行業界,建議使用手機應用程式以認證使用網上服務,以及讓客戶選擇是否停用較高風險的電子銀行功能,包括在網上新增收款人或在網上提高轉帳限額等交易。
金管局今年首11個月接獲與騙案相關的銀行投訴有751宗,按年跌35%,不過金管局認為,數字仍處於高位。銀行今年第三季,在轉數快、網上銀行及分行櫃位服務的渠道,共發出超過24000個可疑帳號警示,提醒客戶應取消相關高危轉帳。不過局方注意到騙徒以不同藉口,例如系統測試中、帳戶正進行審批程序、帳戶被錯誤標籤等,指示受害人不理會有關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