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朴之水表示,亞開行定位為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的氣候銀行,承諾2019年至2030年間提供高達1000億美元與氣候變遷相關的融資,正致力構建渠道履行承諾。
朴之水提到,亞開行透過混合融資和贈款等方式,期望降低可持續項目的風險,提到去年資助柬埔寨能源轉型計劃,香港的金融機構亦有參與。
氣候變化問題逼在眉睫。美國太空總署圖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候任駐港代表陳方楠指出,發展中國家在應對氣候變遷方面,較容易陷入惡性循環,因發展欠理想而較難獲取資金,而缺乏資金進一步限制發展,認為氣候變遷影響到這些國家增長前景和金融穩定。
陳方楠指出,IMF在2022年創立韌性與可持續性貸款(RSF),向有需要的國家提供長期優惠融資,現時有約20個國家及地區參與,另有30至35個表示對計劃感興趣,務求為各國政府提供財政和政策空間,以實施與氣候相關的改革並促進私營投資。
亞洲開發銀行。 資料圖片
亞洲開發銀行(ADB)預計,亞洲發展中經濟體今年和明年經濟增速分別為4.9%和4.8%,略低於9月預測的5%和4.9%。
Shutterstock圖片
上述預測調整,反映第3季部分經濟體經濟表現不佳以及消費前景疲弱。不過,開發行仍維持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測不變,今明兩年分別為4.8%和4.5%。
亞開行在《亞洲發展展望》報告中表示,美國貿易、財政和移民政策的變化,可能會削弱亞洲發展中經濟體增長並推高通脹,但大多數影響或會在今明兩年預測期之後顯現。
報告又指,下行風險依然存在,包括美國政策轉變速度比目前預想更快、幅度更大,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惡化,以及內地房地產市場進一步疲弱。
由於全球大宗商品價格走弱,亞開行將2024年和2025年的通脹預測,分別由之前的2.8%和2.9%,下調至2.7%和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