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行內,大家都對前商台新聞及公共事務部總監陳淑薇這個名字不陌生,人稱「May姐」的陳淑薇, 1977年入行,縱橫新聞界47年,2017年從電台新聞部退休後,仍擔任時事節目主持人,並擔任商台主席特別顧問,依然關心本港時局及環球大事,繼續做大時代見證人,用她的「新聞眼」看世界看人生。
May姐接受馬會刊物《駿步人生》訪問時稱,她1977年從傳理系畢業,隨即加入商台新聞部當記者,「我爸爸很喜歡看新聞,當時很少家庭會同時買四份報紙:華僑日報、星島日報、星島晚報、工商日報......新聞和副刊我都看。」
記者生涯多姿采,那個未有網絡和手機的年代,May姐說,很多時要到士多、涼茶舖借電話向電台報料,試過需要拆開士多的電話,接駁電線,將聲帶傳送返去,為了補償,她笑言每次都要在士多「光顧一支汽水」。
最深刻一次採訪,要數1993、94年時,要突擊訪問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那時內地官員希望與本港傳媒多作溝通,她和商台另兩名管理層,應邀到北京與錢其琛會面。訪問如此重要人物,她坦言也有點緊張,但也許是對方的禮貌和仁慈,令她變得大膽,坦白向他訴說港人的擔憂,當時她帶著錄音機和「咪牌」,更打鐵趁熱,以商台台慶在即為由,即場成功邀得錢副總理接受訪問。
May姐說,今時今日做新聞,「壓力、原則並沒有分別。」,她亦堅持要「準確、客觀、公正、思維正面」。
除前線採訪經歷,另一件事也讓May姐津津樂道的,就是位於中環必列者士街的香港新聞博覽館。博物館開張至今近六年,其誕生過程,也同May姐有莫大關連。
2007年香港新聞教育基金帶團到美國訪問,May姐說,那時在華盛頓看到一個新聞博覽館,大樓很大、有很多層,講述新聞事業發展、理念、如何培訓從業員、辦學校新聞教育等。回港後,「大家都說,這類型香港沒有、亞洲也沒有,我們可否成立(新聞博覽館)?」。
在政府活化建築計劃遇上「必列者士街2號」,她說:「當時是一個室內街市,周邊很多印刷廠,過往附近有很多報館,例如華僑日報、紅綠日報、南華早報,覺得氛圍很適合」。
其後投標成功,但要再闖過立法會一關,「我們採訪立法會可謂不少,但到立法會被質詢倒沒試過。(被質問)如何經營、政府的撥款足夠與否等。」May說。
新聞博覽館是免費入場,故要面對長期營運問題,幸得馬會的合作與支持,每年透過其慈善信託基金捐助。三年疫情期間,博覽館經常閉館,期間得到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博覽館舉行線上研討會和講座。
新聞博覽館籌組初期,已得馬會撥款支持相關預備工作,如籌組辦公室和團隊,進行資料搜集、整理展品等,並在開館後支持推行中學生傳媒教育計劃及籌辦資訊素養公眾教育計劃,引導學生全方位思考和增加他們對新聞傳播行業的認知。
雖然傳媒生涯讓她習慣日以繼夜的衝線,但原來May姐也很享受入廚樂,「最鍾意煮飯」,拿手菜式包括「豉汁蒸大鱔、粉絲蝦煲、粉絲蟹煲、蓮藕炆腩肉、鹵水牛『展』」,也擅長煲湯,「粉葛鯪魚、花膠竹絲雞、准山茨實豬展、大白菜冬菇等」。May姐自言:「我份人都幾沉重」,但最開心是有人讚賞她的廚藝,「我會不斷問人好不好食,有人讚就很開心」。
Sebastian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