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公共關係部女警與《警聲》特刊共成長 「白紙一張」變大旗手

博客文章

公共關係部女警與《警聲》特刊共成長 「白紙一張」變大旗手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公共關係部女警與《警聲》特刊共成長 「白紙一張」變大旗手

2024年10月15日 17:33 最後更新:17:42

《警聲》最新出版第10冊特刊,紀念警隊成立180周年。警隊公共關係部女警萍萍,由《警聲》第一冊特刊開始參與編採工作,用心說好警察故事,「白紙一張」變成大旗手。

2020年9月,警隊公共關係部(Public Relations Wing,簡稱PR Wing)的前身警察公共關係科,首次發行《警聲》特刊,以特定的專題式報道,講述警隊不同單位的人和事。

PR Wing女警萍萍用心說好警察故事。

PR Wing女警萍萍用心說好警察故事。

過去四年多,自第一册紀錄警隊於「踏浪者行動」中捍衛香港的《踏浪前行》開始,到最新出版的第十冊、紀念警隊成立180周年的《香港警察守城故事》,特刊為公眾提供多一扇了解警隊的窗口。

深耕細作長達50個月,《警聲》特刊成績有目共睹,幕後製作團隊實在功不可沒。其中公共關係部女警萍萍,更是從第一冊起便參與資料搜集及採訪協調工作。她笑言:「以前沒有任何出版刊物的經驗,剛到任時,和當時仍在籌備中的特刊《踏浪前行》一樣,都只是白紙一張。」

身為編採新手,萍萍將勤補拙,例如配相方面,她會試用多張不同角度的相片比較效果,務求將同事最真實及專業一面展現出來。「我們幾位隊員要從在各區現場拍下的海量相片中,尋找能配合主題的使用,但部分行動單單一天已有過千張相,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編採新手」萍萍將勤補拙。

「編採新手」萍萍將勤補拙。

皇天不負有心人,《警聲》特刊「頭炮」成功引起社會迴響及廣受好評,及後繼續按需要而製作,題材更見多元化,由澄清事實到愛護動物都有。而萍萍在參與的過程中,亦見證自己能力的成長。到了結集市民感謝警隊信件的第四册特刊《不忘初心》,她已由「白紙一張」變成大旗手,負責協調整個製作。期間,萍萍仔細閱讀了大批感謝信。「雖然肩負重任有壓力,但我很珍惜做這本特刊的機會,可以把不同警區、不同階層同事努力的成果和榮耀,一點一滴結集成書,用心說好警察故事。」

談到令她最難忘的一冊《警聲》特刊,萍萍毫不猶豫地說是在2022年3月出版、講述警隊總動員抗疫的《戰疫》。「單是訂定書名,已下了不少功夫。我們經過連串會議,最後由20個入圍名單之中,投票選出《戰疫》,喜歡其簡單直接兼有力!」

由於新冠疫情時全城設立了不少隔離區域,只有工作人員獲准入內,萍萍與其他隊員撥了無數次電話,查詢同事們有否拍下於疫區工作的相片,畢竟一張照片往往能勝過千言萬語。「這批相片多數以手機匆匆拍下,論構圖和質素雖無法與專業攝影師相比,但正正因為夠貼地,反而更有真實感。」結果《戰疫》電子版的點擊率非常高,讓更多市民感受到警隊在抗疫行動中所作出的貢獻。

至於為了紀念警隊成立180周年而製作的《警聲》特刊第十册,內容以「從初哥到一哥」為概念,專訪了來自六大部門、18個不同職級的同事,當中包括處長,逐一講述他們的警察故事。萍萍說:「儘管每位受訪者有著截然不同的經歷,但每篇內容均真摯動人,當中很多分享都令我看到眼濕濕,希望其他讀者也同樣欣賞!」




Sebastian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傳媒行內,大家都對前商台新聞及公共事務部總監陳淑薇這個名字不陌生,人稱「May姐」的陳淑薇, 1977年入行,縱橫新聞界47年,2017年從電台新聞部退休後,仍擔任時事節目主持人,並擔任商台主席特別顧問,依然關心本港時局及環球大事,繼續做大時代見證人,用她的「新聞眼」看世界看人生。

「May姐」退而不休,現仍擔任時事節目主持人 ,依然關心本港及世界時局。(來源:《駿步人生》)

「May姐」退而不休,現仍擔任時事節目主持人 ,依然關心本港及世界時局。(來源:《駿步人生》)

May姐接受馬會刊物《駿步人生》訪問時稱,她1977年從傳理系畢業,隨即加入商台新聞部當記者,「我爸爸很喜歡看新聞,當時很少家庭會同時買四份報紙:華僑日報、星島日報、星島晚報、工商日報......新聞和副刊我都看。」

May姐接受馬會刊物《駿步人生》訪問,分享其近半紀從事傳媒生涯。

May姐接受馬會刊物《駿步人生》訪問,分享其近半紀從事傳媒生涯。

記者生涯多姿采,那個未有網絡和手機的年代,May姐說,很多時要到士多、涼茶舖借電話向電台報料,試過需要拆開士多的電話,接駁電線,將聲帶傳送返去,為了補償,她笑言每次都要在士多「光顧一支汽水」。

最深刻一次採訪,要數1993、94年時,要突擊訪問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那時內地官員希望與本港傳媒多作溝通,她和商台另兩名管理層,應邀到北京與錢其琛會面。訪問如此重要人物,她坦言也有點緊張,但也許是對方的禮貌和仁慈,令她變得大膽,坦白向他訴說港人的擔憂,當時她帶著錄音機和「咪牌」,更打鐵趁熱,以商台台慶在即為由,即場成功邀得錢副總理接受訪問。

May姐說,今時今日做新聞,「壓力、原則並沒有分別。」,她亦堅持要「準確、客觀、公正、思維正面」。

除前線採訪經歷,另一件事也讓May姐津津樂道的,就是位於中環必列者士街的香港新聞博覽館。博物館開張至今近六年,其誕生過程,也同May姐有莫大關連。

May姐成為一手促成設立香港新聞博覽館的推手之一。(來源:《駿步人生》截圖)

May姐成為一手促成設立香港新聞博覽館的推手之一。(來源:《駿步人生》截圖)

2007年香港新聞教育基金帶團到美國訪問,May姐說,那時在華盛頓看到一個新聞博覽館,大樓很大、有很多層,講述新聞事業發展、理念、如何培訓從業員、辦學校新聞教育等。回港後,「大家都說,這類型香港沒有、亞洲也沒有,我們可否成立(新聞博覽館)?」。

在政府活化建築計劃遇上「必列者士街2號」,她說:「當時是一個室內街市,周邊很多印刷廠,過往附近有很多報館,例如華僑日報、紅綠日報、南華早報,覺得氛圍很適合」。

其後投標成功,但要再闖過立法會一關,「我們採訪立法會可謂不少,但到立法會被質詢倒沒試過。(被質問)如何經營、政府的撥款足夠與否等。」May說。

新聞博覽館是免費入場,故要面對長期營運問題,幸得馬會的合作與支持,每年透過其慈善信託基金捐助。三年疫情期間,博覽館經常閉館,期間得到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博覽館舉行線上研討會和講座。

新聞博覽館籌組初期,已得馬會撥款支持相關預備工作,如籌組辦公室和團隊,進行資料搜集、整理展品等,並在開館後支持推行中學生傳媒教育計劃及籌辦資訊素養公眾教育計劃,引導學生全方位思考和增加他們對新聞傳播行業的認知。

雖然傳媒生涯讓她習慣日以繼夜的衝線,但原來May姐也很享受入廚樂,「最鍾意煮飯」,拿手菜式包括「豉汁蒸大鱔、粉絲蝦煲、粉絲蟹煲、蓮藕炆腩肉、鹵水牛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