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樂團舉辦社區活動,邀請樂團及少數族裔等社區人士參與,期望推廣鼓樂。
香港中樂團 Hong Kong Chinese Orchestra FB
有少數族裔參與者表示,敲擊課程主要以英文授課,老師會用生動有趣的字眼,讓她更容易記得內容,參與活動令她減少對舞台的恐懼和不安。
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閻惠昌表示,會在全港各區推廣鼓樂,並會根據實際情況採取不同策略,例如九龍城區較多少數族裔,當中的家庭主婦可以用廚具敲打展現高級藝術,仿效南韓的「亂打」文化。活動獲華懋集團贊助,企業體驗總裁鍾慧敏表示,民眾可以透過音樂互相交流情感及生活體驗,音樂亦可以連結不同地方、種族、年紀的人,她又指,鼓樂振奮人心,相信可以提升社會氣氛。
香港中樂團 Hong Kong Chinese Orchestra FB
香港中樂團又會在12月於西九文化區舉辦「鼓樂嘉年華」活動。
香港中樂團全新音樂會《時之輪-失衡的四季》將由全球首創的環保胡琴系列演奏,包括二胡、高胡、中胡、革胡及低音革胡,均使用可再生材料製作,旨在提升音質的同時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全新節目融入了傳統節氣及環保理念,旨在喚醒社會對環境保護的關注,並被納入首屆香港演藝博覽開幕日「演博節目」之一。
音樂會由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兼終身指揮閻惠昌構思,作曲家伍敬彬創作,並由音樂錄像導演張傑邦執導,博將控股有限公司全力支持,主題圍繞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與兩年前的《時之輪》不同,這次強調的是季節的混亂與失衡。
閻惠昌表示:今次的音樂會,會讓人感受到季節帶來的不同感覺,同時反思現代給人類及地球帶來的災難
閻惠昌指出,現今氣候變異,春天雷鳴、夏天降雪的現象時有發生,這反映了地球失衡的狀態,也促使我們反思如何更好地愛護地球、追求和平。通過音樂和多媒體藝術的結合,觀眾將在感受四季變幻的同時,思索人類對地球的影響。
香港中樂團《時之輪-失衡的四季》冀以音樂和影像互相緊扣,發出強烈訊息,喚醒各界對環境保護的關注 。
資深音樂錄像導演張傑邦將在音樂會中以精挑的樂章加入藝術科技,表達秋收冬藏、陰晴圓缺等概念。音樂會的投射影像與音樂緊緊相扣,並將透過實時微距鏡頭,配以大銀幕,多角度直播演奏家及樂器於弦線震蕩一刻,超脫地表現中國傳統文化獨有的「時間」藝術。
香港中樂團研發及演奏全球獨有的環保胡琴系列
環保胡琴系列的創新之處在於使用可再生的PET膜取代傳統蟒蛇皮,令音質更為清脆,且材料可分解,減少了資源浪費,彈奏時膜的震動比人造皮高37倍,令聲音更為清脆。。自推出以來,這系列胡琴已在超過1700場演出中使用,並於今年2月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專利認可。
以精挑的樂章加入媒體藝術,表達秋收冬藏、陰晴圓缺等概念.
《時之輪-失衡的四季》音樂會的介紹短片由張傑邦導演拍攝,已在香港中樂團的社交媒體平台上線,觀眾可提前感受這場音樂會的震撼體驗。音樂會將於10月14日晚上8時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票價為$450、$350、$300及$250,門票已於城市電腦售票網公開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