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29日,歐盟委員會不顧中方反對,在理由完全站不住腳的情況下宣布結束「反補貼調查」,執意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為期五年的所謂「最終反補貼稅」。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商務部發言人指,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存在諸多不合理、不合規之處,是以「公平競爭」為名行「不公平競爭」之實的保護主義做法。中方對裁決結果「不認同、不接受」,已就此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提出訴訟,中國將繼續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同時,中方注意到,歐方表示將繼續與中方就價格承諾進行磋商,中方始終主張透過對話磋商解決貿易爭端,也一直為此做出最大努力。目前,雙方技術團隊正在進行新一階段磋商,希望歐方以建設性態度與中方共同推進,按照「務實、平衡」的原則,相互照顧核心關切,盡快達成雙方均可接受的解決方案,避免貿易摩擦升級。
10月25日,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與歐方視像會談時已強調,中方將堅定不移地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希望中歐雙方共同繼續推進磋商,維護中歐產業共同利益,和中歐經貿互利合作大局。
據歐盟委員會發布聲明,中國出口生產商將被徵收反補貼稅,包括比亞迪:17.0%;吉利:18.8%;上汽:35.3%;其他合作公司將被徵收20.7%的關稅;
在提出單獨審查請求後,Tesla將被徵收7.8%的稅率;其他所有不合作的公司將承擔35.3%的關稅。
聲明指,最終關稅將自當地時間31日生效之日起開始徵收。今年7月4日對中國電動車徵收的臨時關稅將不予徵收,措施將在5年期限結束時到期,除非期間啟動有效期審查。聲明同時指,歐盟和中國繼續努力尋找與世貿組織相容的替代解決方案,也會對與個別出口商就價格承諾進行單獨談判持開放態度。
在執意對華加稅後,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兼貿易委員東布羅夫斯基斯在聲明中聲稱,歐盟仍然是開放、公平和基於規則的貿易的全球捍衛者,此舉為「適度、有針對性」,是為維護公平的市場慣例和歐洲的工業基礎,歐盟仍歡迎「以公平和公平的競爭環境為基礎」的競爭。
當地時間10月4日,在針對是否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加徵反補貼關稅的最終投票中,歐盟成員國以10票贊成、5票反對、12票棄權,未能阻止歐委會的徵稅提案。
但諷刺的是,今年8月,歐盟委員會披露了對華電動汽車徵收反補貼稅的最終決定草案。一名歐盟官員透露,實際上關於這份草案的調查中,沒發現中國新能源汽車對歐盟汽車製造商造成了實質損害,但其辯稱歐盟看到了所謂「風險」。
8日,中國商務部宣布對歐盟進口白蘭地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此外,中國已針對歐盟多項產品啟動調查,包括乳製品、豬肉產品、化學產品和白蘭地。歐盟媒體揣測認為,中方上述措施是針對歐盟執意對華電動車加稅的報復性措施。消息傳出後,法國烈酒生產商股價遭受重創。
路透社稱,近年來,歐盟對華立場愈發強硬。歐盟將中國視為某些領域的潛在合作夥伴,但同時也是競爭對手和系統性對手,但歐盟成員國在對華加徵電動車關稅問題上出現分歧,其中,德國、匈牙利和西班牙等國均表態不支持歐盟相關措施。
作為歐盟最大經濟體和主要汽車生產國,德國在本月初的投票中反對徵收關稅。16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在德國議會發表演說時再明確批評歐盟對華電動車加徵關稅的政策,指歐盟有17個國家不支持這項政策,與他交談過的所有汽車生產商主管也都反對,強調「我的訴求是,中國和歐盟達成協議」。
德國經濟部發言人29日重申,德國支持歐盟與中國就此議題持續進行談判,並希望透過外交手段緩和貿易緊張局勢,同時保護歐盟產業。
德國汽車製造商同樣嚴厲批評了歐盟的舉措。法新社報道,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希爾德加德·穆勒發表聲明,指歐盟對華加徵關稅是全球自由貿易的倒退,對歐洲的繁榮、就業以及經濟成長都帶來負面影響。穆勒警告,此舉可能加劇貿易衝突風險,最終損害整個產業。該協會代表大眾、寶馬等德國主要汽車製造商。
BMW汽車CEO奧利佛·齊普塞同樣公開反對歐盟措施。認為是「損害了全球活躍公司的商業模式,限制了歐洲客戶的電動車供應,並因此減緩了交通運輸領域的脫碳進程」。他呼籲中歐繼續談判,「以便盡快找到可行的解決方案」。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