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一批港人揮揮衣袖離港,移居外國尋找「理想新天地」,西方政府出於外交盤算,張開雙臂迎接,但此情已不再,最近移加港人的行情下跌,身價大不如前。最新跡象是,加拿大政府昨天提出削減永久居民新政策時,竟說港人要與烏克蘭和蘇丹難民爭逐「買少見少」的配額,而它沒講明誰會優先,以目前外交政策看,港人料將排隊尾。當地港人組織更擔心的是,「救生艇計劃」可能提早收檔,連等上艇的機會也落空。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急轉彎大削移民人數,「救生艇計劃」雖然繼續,但港人身價「降呢」,須與烏克蘭和蘇丹難民爭逐永久居民配額,分分鐘分得更少。
加拿大政府的移民政策最近急轉軚,大刀闊斧削減新永久居民人數,由去年目標的50萬人,大砍10萬多,至明年的39.5萬,然後逐年再減,可預見「僧」繼增,「粥」卻越來越少,爭食情況必然加劇。
移民部門為了安撫正排隊的人,昨天特別指出,屬於「人道及體恤類別」的特別計劃,包括給港人的「救生艇計劃」,不會受影響。即是說,這計劃仍不會取消。
雖然港人「上艇」機會未消失,但移民部門卻有新講法,說批出的永久居民配額將有調整,港人須與烏克蘭人及蘇丹難民競逐。換言之,每年配額減少之餘,還有另外兩批人加入「爭食」。更值得注意的,是當局把港人等同於烏克蘭人和蘇丹人,然後按照「獲恩恤」的程度,分配永久居民名額,如果政策上需要更多「關顧」,港人可「食」到的,就更少了。
據最新資料,救生艇計劃所屬「人道和體恤類別」的永久居民配額,2025年為1萬人,2026年減至6900人,2027年再跌到4300人。現時正排隊的港人中,有逾8千人仍苦等審批,若到今年尾都沒聲氣,就要競爭明年的配額,與烏克蘭人和蘇丹人「一較高下」了,而接着的兩年,競爭更會越來越激烈。
當地的港人組織已預見,「人龍」勢必越來越長,審批則越來越慢,個案處理時間可能超過一年,真係等到頸都長。
留意移民問題的政圈朋友同我講,過往加英政府跟隨美國打「新冷戰」,利用香港作橋頭堡攻擊中國,所以大吸香港移民,藉此製造混亂,「救生艇計劃」就是在這背景下推出。但目前香港局勢已穩定下來,撬走港人的策略再沒大效果,港移民的利用價值亦隨之下跌,加上國內移民問題嚴峻,自然開始「拉閘」拒客。
朋友說,西方政府目前更看重援烏抗俄,烏克蘭人比起港人,亦「秤先好多」,相信會把更多永居配額撥給烏克蘭人,而港人則被打入冷宮。
西方外交政策目前主要是援烏抗俄,對烏克蘭人將更加「關顧」,給予更多永久居民名單,港人則被打入冷宮。
加拿大將於明年10月舉行大選,民調顯示逾6成民眾認為移民過多,各黨為爭逐選票,都會傾向對移民「拉閘」,當地港人組織擔心,在這政治氣候下,「救生艇計劃」可能提早玩完。此預測並非杞人憂天,連杜魯多都要急轉彎,如更民粹的政黨得勢,「救生艇」將岌岌可危。
在移民問題上,英加政府可說是難兄難弟,新上台的英首相施紀賢同樣被這問題搞到頭痛不已,誓言會大減移民人數。政圈朋友預測,BNO港人住夠5年後申請入籍時,難度可能大增,情況與加拿大政府大削永居配額一樣,由開「大門」變開「窄門」,還須與其他難民搶位,隨時臨門一步出局。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我與政圈朋友談起賀歲片,都認為戲碼千篇一律,全無驚喜,沒什麼睇頭,反而看特朗普回朝後,如何耍出「教父式」手段內外出擊,見強即讓,見弱就踩,論劇力與刺激性,都比賀歲片勁10倍。當中最得人驚一幕,是他辣手整肅司法部對頭人,於新正頭大開殺戒,有冤報冤,有仇報仇,猶如美國名片《復仇者聯盟》的現實版。此外,他的頭號寵臣馬斯克則演出「挾天子令諸侯」,強勢控制聯邦政府人事部門,推出「肥雞餐」為餌,以驅除大批公務員。兩人玩弄權力,翻雲覆雨,讓大家見識了什麼是「民主暴政」。
特朗普甫登位即有仇報仇,有冤報冤,對調查過他兩案件的司法部檢察官大開殺戒,並磨刀霍霍,向處理「國會騷亂案」的FBI人員發「追殺令」,擺明公報私仇,視法治如無物。
特朗普仇家不少,而結怨最深的,是司法部之下的檢察部門和聯邦調查局(FBI),因他當選前涉及的「推翻2020年大選結果案」和「不當處理政府機密文件案」,都曾被負責的檢察官步步追逼,FBI探員甚至闖入其莊園搜查,當時他已誓言上台後有仇必報。其中最令他切齒痛恨的,是處理兩案的特別檢查官史密斯,講明自己入主白宮後,「兩秒內即把他開除」,並會追殺負責此案的其他人員。
他另一宗記在「清算簿」內的案件,是2021年1月的「國會山莊騷亂案」,事後大批支持他的暴徒被FBI大舉追捕,逾千人遭司法部起訴,大多數罪成入獄,特朗普當時已指他們都是「正義之士」,受到政治逼害,自己一旦掌權,便會予以大平反,更將揪出處理此案的官員算帳。
特朗普果然講得到,做得到,甫登位就下達「追殺令」,署理司法部部長麥克亨利隨即解僱數名檢察官,他們都在起訴朗普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將會相繼被炒的檢察官還有20多人,正排隊「受靶」,當中包括曾與史密斯合作過的人。至於史密斯,在特朗普回朝前已知「死期」將近,故早就拉隊大逃亡,避過被炒或被懲罰的厄運。
除了列入黑名單的檢察官,參與處理「國會山騷亂案」的FBI人員,同樣冇運行,在特朗普的「追殺令」下,最少6名FBI 高官已收到通知,須於明天(2月3日)申請提早退休或自動辭職,否則將被革除職務。這些官員中,部分負責網絡和國家安全調查,也有在駐外辦事處工作的高級特工。他們被踢出FBI,並不令人意外,特朗普團隊在他當選前,已預告會把原任局長雷爾提拔的高管「清走」,即使這樣做將對調查工作造成破壞,也在所不理。
此外,司法部署理副部長博夫也發出電郵,指示FBI各單位提交曾參與處理「國會山騷動案」和「文件門案」人員的名單,供司法部審查,決定是否須「進一步處理」。涉及此案的FBI人員數以百計,他們很大機會被迫離職,甚至受處分。
特朗普此舉顯然是公報私仇,當年FBI人員四出搜捕其「鐵桿粉絲」時,他已視之為敵對分子,懷恨在心,如今一朝得勢,自然除之而後快,也不顧新任局長帕特爾曾在國會聽證會說過,「不會對任何所謂『敵人』採取行動」,並否認將針對與案件有關人員,當他冇講過。隨着「殺神」大開殺戒,局內一場腥風血雨勢難避免。
另一邊廂,執掌整頓聯邦政府大權的馬斯克,也開始出重手,迅速掌控「聯邦人事管理辦公室」和「聯邦總務署」,安插心腹進駐,並直接由發號施令。「馬家軍」將領包括助他收購Twitter的岩士唐、SPACE X的人事主管畢爾德、人工智能主管史卡列斯等,他們掌握聯邦人員的資料後,正擬定「大削減」計劃,將全速進行。
馬斯克控制的「人事管理辦」日前向200多萬聯邦僱員發電郵,提出「肥雞餐」計劃,願意接受者,可獲8個月薪金遣散費,須於2月6日前自願離職,之後不用上班,一直支薪到9月。政府官員估計有5%至10%僱員會「食肥雞」,可節省1000億美元政府開支。
馬斯克強勢操控聯邦政府的人事部門,並推出「肥雞餐」誘使公務員自動辭職,藉此清除「不忠分子」。
這措施表面看甚「筍」,其實是放餌誘使大批公務員自謀去路,不用政府手起刀落大砍「人頭」,避免造成衝突和恐慌,做法十分蠱惑。其實背後的真正用意,不單是減少冗員,還為了清除團隊中「大多數屬左派」的公務員,留下願意效忠者,讓特朗普可以掌控整個官僚體系。
特朗普的「復仇者聯盟」,加上馬斯克的「鐵腕軍團」,正把政府玩弄於股掌之中,翻雲覆雨,為所欲為,對制度法治不屑一顧,政圈朋友終於領悟到什麼叫「民主暴政」,迷信美式民主的人,應該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