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肺癌是最常見的癌症,也是頭號致命殺手。根據香港衛生署 2021 年的數據,新增肺癌病例共5,978 宗,而死於肺癌的人數更高達4,037 人,即平均每12個香港人就有一人死於肺癌。儘管及早發現肺癌能顯著提高治癒率,但大多數患者在確診時已處於中期或晚期,無疑增加了治療的難度。有見及此,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於今年11月1 日至明年10 月推出為期一年的免費肺癌篩查計劃。該計劃獲得阿斯利康香港公司的全力支持,並由港怡醫院等認可的私營醫療服務提供者提供篩查服務。篩查對象須符合50-75 歲、血親曾患上肺癌的高風險人士,並需持有有效的香港身份證,總名額為500 個,將為參加者提供免費低劑量電腦掃描檢查(Low-Dose CT,簡稱LDCT) 。此篩查計劃旨在協助無明顯病徵的高風險人士及早發現肺癌,從而進行適切治療,提高存活率及根治機會。同時,早期診斷也能有效減輕醫療成本,降低患者的死亡率,造福本港潛在的肺癌病人。

肺癌高危群組

肺癌是香港最常見以及最致命的癌症。在2021 年接近6,000 宗的肺癌新症中,男女宗數比例約為1.4 比1,男性的發病年齡中位數為70 歲,女性則為68 歲。年齡介乎45 到75 歲之間、具有自身或家族惡性腫瘤史、每年抽煙超過20 包、長期接觸二手煙、從事與致癌物質有關的職業、以及長期接觸廚房油煙等,都是引致肺癌的高危因素。

肺癌主要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及小細胞肺癌兩類,其中非小細胞肺癌佔整體肺癌大約85%。肺癌一般分為四期,從第一期的癌腫小於4 厘米且未擴散到淋巴結,到第四期的癌腫已擴散至兩側肺部或胸腔以外部位。根據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早期診斷(第1 至2 期)佔了近4 成,而近6 成患者在確診時已屬第4 期,情況令人相當憂慮。

香港肺癌基金會創辦人及心胸肺外科專科醫生司徒達麟醫生表示:「肺癌早期的徵狀往往不明顯,患者初期通常察覺不到任何異常。但當患者出現持續咳嗽、痰多、氣喘或咳血等明顯病徵時,則已經屬於肺癌晚期。約七成患者在確診時已是第三或第四期,治療難度大大增加。此外,肺癌並非僅限於吸煙者,非吸煙人士及健康生活人士也有機會患上肺癌。」

肺癌篩查計劃的重要性

司徒達麟醫生進一步指出:「肺癌篩查的關鍵在於能在無病徵的早期階段發現肺癌,以提高根治的機會。近年醫學界發現低劑量電腦掃描(LDCT)為目前最有效的肺癌篩查方法,能夠在肺癌尚未出現任何症狀時及早發現異常。多項國際研究顯示,對肺癌高危人士定期進行LDCT 篩查,能顯著降低肺癌的死亡率,且大部分患者能夠在早期接受手術治療,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香港肺癌基金會名譽秘書及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智仁醫生強調:「肺癌是香港最致命的癌症,我們希望提高市民對肺部健康的重視。對於高危患者,定期進行低劑量電腦掃描篩查可以及早診斷肺癌並進行治療,為患者爭取寶貴的治療時間。透過篩查,醫生可以在肺癌發展到晚期之前發現病灶,顯著提高患者的治癒機會和生存率,改善患者的預後情況。」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席方嘉儀女士表示:「肺癌篩查的重要性在於及早識別潛在的肺癌病例,以便及時提供適切的治療,這不但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風險,還能減輕患者及其照顧者的負擔,從而改善整體生活質素。此外,這對於本港的醫療體系而言,能夠減少晚期肺癌所帶來的醫療壓力及資源負擔,惠及更多潛在的肺癌患者。我們期望社會各界能夠加強推廣肺癌篩查,並建立完善的診斷與治療體系,讓市民享有更全面的健康保障。」

肺癌患者個案分享

62 歲的退休小學教師Rosita,家中有4 姐妹,其中兩人罹患肺癌。2021 年9 月Rosita 確診乳癌零期( (原位癌),並接受了右乳切除手術。同年,她接受低劑量電腦掃描(LDCT)檢查,不幸地確診肺癌,隨後接受手術切除。化驗結果顯示Rosita 的淋巴未受影響,確定為第一期肺癌,無需後續的輔助治療。Rosita 表示: 「對於高風險人士以及肺癌患者的家屬,傳統的身體檢查如普通X 光並不足夠,慶幸能夠及時透過LDCT 檢查發現早期肺癌,避免病情惡化,使治療變得複雜,並鼓勵高風險人士定期進行LDCT 檢查,以提高早期診斷的機會。」

左起: 癌症資訊網創辦人吳偉麟、香港肺癌基金會創辦人及心胸肺外科專科司徒達麟醫生、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席方嘉儀、有家族史而透過LDCT檢查發現早期肺癌患者Rosita

左起: 癌症資訊網創辦人吳偉麟、香港肺癌基金會創辦人及心胸肺外科專科司徒達麟醫生、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席方嘉儀、有家族史而透過LDCT檢查發現早期肺癌患者Ros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