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剛推出《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不少藝術圈朋友第一時間傳閱,洋洋灑灑幾十頁,涵蓋面很廣,其中比較吸引筆者的是「藝術與科技融合」一項。

說實話,藝術與科技融合並不是新課題,許多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早已習慣運用科技創作、分享、欣賞和學習藝術,特別是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和人工智能(AI)等尖端技術,使藝術突破了傳統媒介的限制。近年流行的沉浸式展覽,以VR技術為基礎,讓觀眾彷彿置身於畫作之中,體驗到與藝術作品前所未有的互動。記得差不多十年前第一次參觀日本藝術團體 TeamLab 的展覽,自己身處作品之中的驚喜感覺至今記憶猶新。多年過去了,這種展示技術已經在香港的藝術展覽中實現;AI科技發展正以「光速」發展,對藝術家、策展人、博覽會等業內人士,更先進的科技將帶來什麼新的機遇和挑戰?香港是否有足夠資源幫助他們好好把握這些機遇?

香港科技發展資源不差,能把這些資源更有效地運用在藝術發展上,不僅有助藝術文化發展,更可以提高城市軟實力。美國矽谷是這方面的典範。作為全球科技創新的發源地,矽谷通過支持藝術創新,成功塑造了一個多元而充滿活力的文化社區。Google 的「文化與藝術計劃」(Art Project) 將藝術館藏數碼化,並通過互動平台展示給全球用戶,讓藝術以全新的方式接觸到更廣泛的觀眾。

《藍圖》中提到的「藝術科技資助計劃」是正確的第一步。透過鼓勵藝術家與科技企業合作,共同開發創新性強且具有市場潛力的項目,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援,本地創作者有更多機會開拓新方向,培育更多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文化品牌,同時也推動香港整體經濟發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就如所有大方向的計畫一樣,《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的成敗在於如何落實執行。要成功,政府首要深入瞭解目前藝術界對融合科技的看法和需要以及面對的困難,方能對症下藥,讓這正確的第一步順利邁向成功。




蘇媛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