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聯同廣東省、深圳市及澳門特區政府,30日推出為期一年的「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粵港澳三地政府會視乎成效及運作經驗,考慮下一階段擴大計劃的安排。
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政府新聞網資料圖片
首階段安排會先實行跨境直通救護車由深圳和澳門的指定派送醫院,即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和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載送病人到香港的指定公立醫院。在有關機制下,經指定跨境合作醫院團隊評估及同意,可安排以「點對點」模式於指定醫院之間直接運送有特定需要及臨床狀況合適的病人到香港,無需在口岸轉換救護車,從而減低病人在運送過程的風險。
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政府新聞網資料圖片
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政府新聞網資料圖片
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政府新聞網資料圖片
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政府新聞網資料圖片
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政府新聞網資料圖片
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政府新聞網資料圖片
試行計劃設有防止濫用及確保跨境運送安全的機制,派送醫院醫生在處理每宗個案時,會按照臨床診斷和病人實際情況,評估是否有需要安排跨境轉院。派送醫院醫生會聯絡醫管局重大事故控制中心,與接收醫院共同就個案作評估、資訊交換及協調,去決定是否啟動運送機制,並會確保病人親屬或病人同意安排及知悉運送風險。
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政府新聞網資料圖片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試行計劃周六正式啟動,標誌著大灣區優質醫療衛生合作和發展邁向新台階,同時回應大灣區內居民的殷切期盼。特區政府會繼續與大灣區其他城市深化醫療衛生合作,進一步推動大灣區醫療融合,共建「健康灣區」。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推出至今,已有超過8萬名市民參與,篩查後發現近四成市民需要跟進治療。地區康健中心發展社區基層醫療網絡,逐步將「重治療、輕預防」改變為預防為重、社區為本、家庭為中心的體制,幫助社會建立可持續的醫療系統。
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盧寵茂在社交網站回顧今年的工作時指,醫管局繼續確保急症室危殆病人100%獲即時診治、危急病人95%以上在15分鐘內得到處理,並縮短個別專科門診穩定新症輪候新症時間。另外,面對人口老化、醫護人手需求增加,政府修改法例設新途徑,積極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牙醫和護士,已有近300名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工作。
他又表示,當局邀請香港醫療衞生界成立「醫學實證與臨床卓越研究所」,研究建立公私營醫療服務質素及效益基準,「中醫藥發展藍圖小組委員會」亦已展開工作,明年會公布《中醫藥發展藍圖》,勾畫香港中醫藥未來。
Hong Kong skyline
盧寵茂形容,上任半個任期施政已取得豐碩成果,其中最難忘是探望成功接受內地跨境心臟移植的芷希時,見到她的笑容,作為醫生對她能夠重獲新生感到欣慰,又強調作為特區的官員,見證到中央政府和內地醫護人員對香港市民的關愛,實現跨境器官捐贈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