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生於光緒年間 福建最長壽婦人仙逝享年123歲 性格溫和愛喝茶

Plastic

Plastic

Plastic

生於光緒年間 福建最長壽婦人仙逝享年123歲 性格溫和愛喝茶

2025年01月06日 17:30 最後更新:17:33

福建最年長的老人林蛇母已於元旦(1日)凌晨在家中去世,享年123歲。

九派新聞圖片

九派新聞圖片

據了解,林蛇母生於1902年6月18日,家鄉位於龍海區海澄鎮溪北村,生平充滿坎坷,早年經歷了貧窮與戰亂,但在晚年卻能夠安享太平盛世。

綜合內媒報導,林蛇母生於1902年,即清朝光緒年間,家裡五世同堂,膝下子孫有100多人,最小的重重孫已經10歲。

由小兒子照顧起居

林蛇母育有三子四女。今年77歲的黃春風是小兒子,打從記事起,他便與母親生活在一起。父親和兩位兄長相繼過世,姐妹外嫁,黃春風包攬起贍養母親的義務。

內媒報導截圖

內媒報導截圖

「能吃能喝能睡就是福」

儘管林蛇母生前雙目已經失明,但母聽覺敏銳,胃口好,一口氣能吃七個餃子。林蛇母年過百歲後依然生活自理,三年前跌傷後才由小兒子照顧。她常常被問到如何養生,林蛇母說,她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能那麼長壽,但她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能吃能喝能睡就是福」。

隨著年紀,林蛇母的視力漸漸模糊直至失明。三年前,林蛇母外出不慎摔倒,雙腿留下舊患,行走不便,大部分時間只能臥床。然而,老人身體的其他機能尚完好,吃飯、穿衣、上廁所可以獨立完成。每隔幾日,黃春風的女兒黃翠鳳也會過來幫老人清潔身體。

「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

在黃春風的印象裡,母親知足常樂,脾氣很好,不曾跟誰吵過架。「她從鄰村羅坑村嫁到溪北村後,接連生育,相夫教子,生活過得艱辛,但她幾乎未曾對生活有過抱怨。遭遇變故或生離死別,她會有情緒低落的時候,但很快她就能走出陰霾。用她的話說,『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

內媒報導截圖

內媒報導截圖

笑答不知長壽秘訣

閩南人有喝早茶的習慣,林蛇母也不例外。每天晨起時,黃春風會沏上一壺茶,備幾塊佐茶的糕點,送到母親的房間。老人的三餐多以易消化的稀飯為主,午飯前有時會吃些包子,晚飯前則會吃些水餃。

示意圖

示意圖

林蛇母被問及長壽秘訣時,笑著回答:「不知道」。在黃春風看來,母親是傳統的農婦,不識字,不懂得養生,也沒進行什麼體育鍛煉,平平淡淡地過日子,不爭、不氣、不強求,為人處世順其自然,這或許是她能如此高夀的秘訣。

內地科研人員在四川雅安發現了蘭科石斛屬新物種,並命名為「洪斌石斛」。

石斛對環境要求苛刻

石斛分佈在中國、印度、尼泊爾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對野外生存環境要求苛刻,性喜溫暖濕潤且較為陰涼的環境,常與苔蘚植物伴生,多生長在山地林中樹幹上或山谷岩石上。

洪斌石斛野外生長環境。(國家石斛林木種質資源庫供圖)

洪斌石斛野外生長環境。(國家石斛林木種質資源庫供圖)

國家石斛林木種質資源庫負責人楊洪斌介紹,這一新物種是在2023年5月6日對四川雅安的一次石斛分佈科學調查中發現的。

楊洪斌稱:「我們在海拔1000—1500米的森林岩石和山谷懸崖上發現,闊葉樹幹上生長有一種與石斛屬植物相似的蘭花品種,並判斷可能是一種類似細莖石斛的新物種。」

新物種以發現者命名

楊洪斌介紹,國家石斛林木種質資源庫科研團隊聯合中國林業科學院鄭寶強副教授團隊,對發現的該種石斛進行了形態學觀察和分子研究。

通過形態學研究及使用ITS、質體DNA和組合數據進行系統發育分析,研究人員確定了該種石斛是一個新物種,並以發現者楊洪斌命名為「洪斌石斛」。

洪斌石斛花解剖圖。(國家石斛林木種質資源庫供圖)

洪斌石斛花解剖圖。(國家石斛林木種質資源庫供圖)

四川雅安是大熊貓發現地

這次石斛新物種的發現地四川雅安也是世界上第一隻大熊貓的科學發現地。目前,該石斛新物種只在雅安發現了2叢,且植株之間相距超過4公里。迄今為止,石斛花的成熟個體數量不到10個。楊洪斌表示,研究人員正在對該石斛新物種的種群等狀況開展進一步研究。

IG圖片

IG圖片

對科研保護有重要意義

楊洪斌介紹,全球分佈了1500餘種石斛,分佈在中國的僅有80餘種。中國是石斛利用大國,石斛集藥用、食用、花卉、保健、旅遊等於一身,該石斛新物種的發現不僅為中國增加了石斛新物種,對石斛的科研保護以及開發利用也有重要意義。

相關研究成果於近日在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Phytotaxa》上發表。

洪斌石斛全株照。(國家石斛林木種質資源庫供圖)

洪斌石斛全株照。(國家石斛林木種質資源庫供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