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年前,在一次記者會上,有位美國記者問周恩來:「在中國,明明是人走的路,為什麼叫作馬路呢?」周恩來就回答:「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道路,簡稱馬路。」這個解釋富有濃濃政治意味,當然當時美國記者的問題,撇除了政治,這的確是個好問題。為什麼「馬路」叫「馬路」,可以從多方文獻找到答案。

老上海的馬路 (網上圖片)

老上海的馬路 (網上圖片)

現代各種詞典,都會將「馬路」解作在古代可以供馬馳行的路,並舉了《左傳·昭公二十年》中的一句話作例子:「褚師子申遇公於馬路之衢,遂從。」這裡沒有解釋到「馬路」當中的「馬」是什麼意思,也能夠引申出供馬馳騁的路,但「馬」在古代也有另一意思。

那麼如何理解這裡的「馬」的意思?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凡物大者,皆以馬名之。」,而民國學者章太炎在《新方言》一書中解釋道:「古人於大物輒冠馬字。」由此可見,「馬」可以作為形容詞來使用,意思就是「大」。

《清明上河圖》中的馬路,見證繁華盛況 (網上圖片)

《清明上河圖》中的馬路,見證繁華盛況 (網上圖片)

據了解,在遠古時期,官人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對動物世界的認識程度,選擇了六種動物作為馴養對象,稱為「六畜」:馬、牛、羊、雞、犬、豬。漢代著名的匈奴悲歌《佚名·匈奴民歌》:「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中的「六畜」就是這樣解。

「六畜」當中以馬居首,加上馬的形體最大,古人因此多用「馬」來指稱大的物體。比如「馬蜂」就是大蜂,《爾雅·釋蟲》郭璞注:「今江南大蜂。在地中作房者,為土蜂;啖其子,即馬蜂。」;而「馬船」就是大型官船,明朝詩人李東陽《馬船行》:「南京馬船大如屋,一舸能容三百斛。」;「馬棗」就是大棗,章太炎《新方言》:「今淮南、山東謂大棗為馬棗。」

晚清修築馬路工人 (網上圖片)

晚清修築馬路工人 (網上圖片)

所以「馬路」在古時雖然也多供馬行走,,但也可能有「大路」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