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爆發前,中國各地出現了大量仁丹廣告。「仁丹」本來是日本的森下仁丹株式會社販賣的一種口服成藥,氣味芳香,味道清涼,有提神醒腦、消毒殺菌的功效,用以清新口氣、消除宿醉、治療搭乘交通工具所引起的噁心、暈眩等等。據了解,部分「仁丹」廣告,並非普通的商業廣告,而是一種特殊標記。日軍侵華期間,只要按照「仁丹」指引,能夠很快找到攻擊對象。
日本很早以前就為侵華做準備,除了派遣了大量間諜到中國收集情報,這些間諜還以銷售仁丹為名,在重要的設施、橋樑、道路等處用「仁丹」做廣告,將密碼標記下來。內地傳媒在2015年,在成都市檔案館發現了這樣一份檔案,指出1936年8月12日,即抗戰爆發前夕,四川省政府的一份秘密咨文,內容稱:「據密報以假賣仁丹為掩護,日間諜同助手高橋及華人石充昌等六人在成都一帶活動,並攜有最新式照相機隨時攝取重要地形地勢等。」
另外在1936年6月25日,四川省政府致省會公安局的一份密令中,記載著此事:「有日人一名著中國衣裝,率領工人多名在黃岡城險要處所,大做其仁丹廣告,以此為標識。密令還特別提到:『給與屋主洋兩元後,即前往各處拍照。』」不禁令有關當局起了疑心的是,日本人選擇在城市險要以油漆塗刷「仁丹」廣告,又用相機記錄下廣告所在位置,相當奇怪。
其實不單在四川,據學者指出,不少舊檔案也提到日本人在湖北黃岡、江蘇武進和昆山、山東濟南等地的險要處所塗刷「仁丹」廣告,並攝取影片。還講到:「繪製墻壁仁丹廣告頗多,長方各異,色分四種,確有軍事秘密。」他們在重要的設施、橋樑、道路等處用「仁丹」做廣告,將密碼標記下來,據說還用價格不菲的油漆塗寫,是為了讓廣告更能抵禦風雨侵蝕,保持長久醒目。學者指出「仁丹」廣告,就是日軍行進中的路標暗記。
據指在常見的「仁丹」廣告中,我們看到有一名鬍鬚佬。日軍通過八字形鬍鬚的畫法,就會了解到前路通暢與否等等的信息,經過破解,廣告含義如下:
1. 左右胡尖上翹,表示:道路暢通無阻
2. 八字鬍左尖下彎,表示左道不通、右道通
3. 八字鬍右尖下彎,代表右道不通,左道通
4. 八字鬍雙角下彎,代表此路不通
至於有些「仁丹」廣告沒有八字鬍鬚佬的形象,只有「仁丹」兩字,問題就出在「仁」字上。據位於北京延慶縣城舊城西順城北街8號院正房西山牆外側的「仁丹」廣告,「仁」字上面一橫起筆左角下彎的。據推斷,由於從8號院外沿西順城街北行,依次是皂君廟街和三清觀街;在當年延慶城牆沒拆時,左側是城牆根死胡同。所以,這個「仁」字上一橫彎頭,暗示前面左拐是死胡同,往右拐向皂君廟街道路暢通。由於西順城北街本是延慶城偏西邊的一條偏僻街道,並非商業街,要不是出於軍事目的,根本就沒必要在這裡賣廣告。
1937年8月25日,日本侵略軍佔領北京延慶縣城,也許這些「仁丹」廣告就為那些侵略者指引過道路。抗戰爆發前,民國政府也逐漸覺察出「仁丹」廣告異樣,於是在抗戰全面爆發後,命令中國各地大肆塗抹「仁丹」廣告,餘下幾則「仁丹」廣告沒有被清除僥倖存下,成為日本軍國主義侵華的罪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