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產是養兩代的夾心階層

社會事

中產是養兩代的夾心階層
社會事

社會事

中產是養兩代的夾心階層

2017年05月15日 18:00 最後更新:20:42

最近出席一個投資講座。講的原本是一些財經話題,期間提到香港的中產階級是「上蒸下焗」的一代,既要照顧父母,也要養育子女,有時顯得相當無助。台下聽眾對這番話反應很熱烈,甚至比聽到股票號碼的反應更大,可見這是相當普遍的現象。

如果你現年四、五十歲,父母已踏入垂暮之年,他們的身體狀況轉差,很可能要經常出入醫院,甚至要長期住院。如果你要上班,工餘更要照顧子女的話,確實疲於奔命。

我們做子女的,都很想報答父母養育自己的劬勞。但很多時候都未能兼顧,力不從心,甚感無奈。父母在醫院,想天天都去看望,但因工作問題去不了,覺得很揪心。

照顧父母,主要是心力,但若父母要入住老人院,或者要昂貴的醫療費,也是一筆負擔。照顧子女就更大開支了,不計兒時的花費,到他們長大後的教育和居住,是重大的開支。

剛看到英國澳洲教育來港展出,反應相當熱烈。英國大學提供的獎學金不斷加碼,由過去的幾千元增加至現時的3萬到5萬元。到英國讀書一年的學費大約15萬元,有3萬元獎學金,等於津貼了五分一學費,聽落不錯。香港很多公務員送子女到英國讀書,政府也會津貼三分一學費,所以有很多公務員把子女送到英國讀書。

但不要忘記,學費只是留學支出的一部分,就算近年英鎊下跌了,送一個孩子到英國讀書,一年需要40萬多50萬元,讀3年大學便要150萬元!如果初中就去英國讀書的話,讀足10年,就要500萬元。哥哥姐姐去了,父母也很難不讓弟弟妹妹去。兩個仔女初中都去英國讀書的話,隨時就是超過千萬元的開支!

以前說「飲洋水」,在外國可以見識到很多事物,學好英文。現時很多家長已經「化」了,子女到外國讀書,如果無心向學,只會晚晚「蒲吧」,如果群著一班香港同學,英語也不會說得好。回到香港,競爭力連本地的大學生也比不上。

講完讀書,講居住。現在「成功靠父幹」,市區2、3百呎的蚊型單位,動輒也要500、600萬元。近期樓盤開售之後,不時有記者訪問那些成功買樓給子女的爸媽,他們都會豪氣地說出了幾多百萬元首期幫子女買樓。這些新聞令到一般家長有很大的壓力,好像不為子女買樓,就對不起子女。這是一個很典型由恩惠變成責任的過程。本來這只是一個特殊照顧的恩惠,慢慢變成了不能不做的責任。聞說有些年輕人叫父母不要去旅行,省錢給他們去買樓了。

講到這裏,台下的反應越加熱烈,相信有不少家長都有類似的經歷。試想一下,如果送子女出國留學,花了500萬元,再為他們買樓,又再花500萬元,一個子女就要花1000萬元,這還是稅後的開支,這等如兩夫婦稅前收入1200萬元。即使一對各自賺幾萬元的夫婦,工作30年後退休,總收入才2000多萬元,其實已相當不錯。人總要吃要用,淨儲蓄可能只有1000萬元,全都給子女讀書和買樓花光,竹籮打水一場空。自己養老的問題,也解決不了,如果活到一百歲的話,可能到了90歲,要申請綜援。

這是現時香港中產的悲歌,要養活上下兩代人。殘忍一點說,這些問題都是他們自己做成的,他們可以不送子女出國,也可以不幫子女買樓;當然也可以說,這是政府造成的,如果不是政府的教改失敗,家長就不會這樣恐慌,急於送子女出國讀書;如果不是樓價不斷上升,也無需花這麼多錢為子女買樓。

新政府就快上台,他們也有責任,去看看香港中產正在面對的問題。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施政報告2024|李家超:醫療教育措施惠及所有市民 中產亦會受惠

2024年10月17日 11:02 最後更新:12:56

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施政報告聯合電台節目,有聽眾反映申請科研資助計劃的審批越來越慢,科研團隊亦要裁員,亦有市民關注施政報告並無惠及中產的措施。

李家超說,對於關注資助項目申請手續時間性不符要求,會回去看看,他一向要求盡快處理,希望如有問題,可以反映。他明白到施政報告無寫明針對中產的章節,但中小企當中亦有很多中產,醫療及教育措施惠及所有市民,包括中產亦會受惠。

李家超說,過渡房屋是臨時措施,歸根究底出現問題是整體房屋供應不足,因此上任後,政府提出提速、提效、提質及提量建屋,長遠來說,整體房屋供應該滿足到需求,因此政府有不同措施,其中簡約公屋有3萬個單位,在短期未有大量供應時作出填補。他相信在4年後,會有大量供應,以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