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首都有如心臟,首都只要朝氣蓬勃,國家發展也越繁榮。中國歷史改朝換代,首都也有變換,現今的北京、南京、洛陽和西安等都曾做過首都,每一個都符合當時的政治、經濟和生產力水平的發展規律。辛亥革命前後,孫中山面臨著選首都的問題,從他的方案可看出孫中山對自己、對中國甚至對世界的野心。
近代民主革命家國學大師章太炎,在學術作品集《訄書》中提及他曾與孫中山討論過選首都的問題。章太炎認為,一旦革命成功,應該以武昌為首都,主要通過反觀歷史和立足現狀而定。
歷史上,選首都主要考慮地勢、資源、交通和當時的發展狀況,從當時形勢來分析歷史上的首都的話,昔日舊都北京的勢力交錯複雜,民國政府在那裡安置難免會有頗多掣肘;南京的話在章太炎看來已經失去了作為首都的資格,太平天國時期洪秀全在這裡就沒能夠成大事;關中一帶的古都早就過時,自然環境大不如前,可塑程度較差。所以,新興城市武昌就是章太炎心目中的合格首都:武昌揚靈大江,東控江浙,北望襄陽,振撫河洛,有鐵路交通之利,北達長城,南理兩粵,無往而不利。
可是,章太炎的看法並沒有得到孫中山的認可,因為孫中山野心太大,認為應該以伊犁為首都:「謀本部則武昌,謀藩服則西安,謀大洲則伊犁」。對於孫中山來說,武昌雖好,對他來說太小。武昌雖位於中國十八省的中心,從地理角度來說輻射全國綽綽有餘,但是交通上的限制對新疆、蒙古、西藏以及東三省控製而言難免有些捉襟見肘:「若定都關中,制御蒙古新疆雖足,然若欲為亞洲共主,又嫌狹窄,當遷都伊犁。」
他又說,從西漢以來,歷代王朝雖屢降西域,終因建都太遠,威靈不能久駐,是以西域屢得屢失,這是應當引以為戒的。即是說,選擇伊犁,不僅能很好管理國內,而且可更好地掌控亞洲形勢。歷史上多次出現因為首都離西域太遠,管理上力不從心,起不到震懾鄰國的作用,從而導致西域經常有戰事......
孫中山選首都的理念,不僅要讓國內發展更好,還要掌控亞洲,讓中國成為東亞及中亞地區的核心。雖說如此,但作最終決定的不是孫中山,而是袁世凱。孫中山的方案沒有被袁世凱採納,袁世凱最終選了北京,後來又改為南京國民政府,從來就沒有看過伊犁。
這主要是因為,伊犁雖處亞洲中心,但是這座城市的資源不足以撐起首都的需求。主要因為伊犁周圍水源稀缺,中國的經濟重心也從來沒有接近過當地,而當地各項基礎設施實在是落後太多,如果強行定都於伊犁,恐怕幾十年才能建設出一個大城市。而且,民國並沒有這樣的建設能力,甚至當時還處於半殖民地社會狀態。這樣看來,伊犁也就不可能成為首都之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