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台灣人打字漢音拼音,主要是用符號「ㄅㄆㄇㄈ」等等,這是台灣使用的一種中文拉丁化拼寫系統。大家如果有留意一些台灣歌手MV,又或者綜藝節目,都不難發現他們都會使用注音符號。
這種注音符號,早在1918年時,由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頒行,能與1958年才制定的漢語拼音相對應,例如ㄅ就是b,ㄆ就是p,ㄇ就是m,ㄈ就是f……
注音符號一共有37個,分別是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ㄏㄐㄑㄒㄓㄔㄕㄖㄗㄘㄙㄧㄨㄩ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還有分五種聲調:一聲、二聲、三聲、四聲和輕聲。這些注音符號的前身,為清末民初國學大師章太炎所發明的記音字母,它給人的第一印像是類似日文中的假名,事實上這的確為章太炎帶來靈感。日語假名恰好也來自於漢字的草書和楷書,取出符合聲音的漢字的一部分簡化而來,兩者可說是同源。
「注音」二字意謂註譯漢字的發音,專門為「註譯讀音」而設計。1906年6月,章太炎因排滿及參加同盟會,第三次避難日本時,成為當時日本同盟會的機關報《民報》主編。章太炎模仿日語假名文字,以「簡化偏旁」的辦法,利用漢字小篆的結構,創造一套記音字母。在1908年6月10日出版的《民報》第21號,章太炎刊登了《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一文,文中發表他所創造的36個紐文(聲母),22個韻文(韻母),即為今日註音符號的前身。
1911年辛亥革命,滿清被推翻後,在1913年2月,「讀音統一會」在北京召開,會上選用的注音字母並不是全用章太炎的譜,而是作了一些斟酌修改。「讀音統一會」最終從章太炎方案中選取15個字母,再改造部分漢字得出23個字母,另外造一字母共計39個。到了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才正式頒行這套注音符號。
注音符號並非最早的漢字拼讀系統,在它以前就有「威氏拼音」、「郵政式拼音」等,唯獨「注音符號」獨樹一幟,因為其他系統,包括現在使用的漢語拼音,使用的都是拉丁字母,惟它採用類似日語片假名的設計,在表音的同時不會丟掉漢字傳統。同時,它首創了用符號表示聲調的方法,這後來被漢語拼音吸收。
「注音符號」是一套漢字拼讀系統,用來給漢字注音,它也算是一種表音文字,即它本身只表示讀音而沒有具體意思。漢語拼音也是如此,至於哪一種拼音方式更好用,就各有所愛。中國大陸方面,從1958年推行漢語拼音後就停止使用了,只在字典中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