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港女新抱嫌利是少 奶奶深感『切膚之痛』」使我思想良久,才可回應。話說一位媳婦介意奶奶十元利是,在面書盡吐苦水,後來奶奶也不甘示弱,說兒子的房子是她付首期,自己病了媳婦也沒有問候半句,大數媳婦的不是。
身為輔導員,每日見婚姻問題無數,「婆媳」機乎是避無可避,卻又甚為辣手的夫妻問題,但婆媳是否必然水火不容,互相對立?
2013年11月19日 (08:33 AM)
最近,看了由基督教媒體「真証傳播」製作的「天約有情」,使我有所深思。
故事講述陳麗雲飾演的好婆,老伴離世,楊英偉飾演的兒子和陳嘉寶飾演的孫女兒從外地回港奔喪,勾起昔日兩老相識相愛的故事,更喚醒作兒子的要善待母親。劇中的新抱沒有出鏡,只從電話筒中傳來對婆婆的嫌棄,並希望能從老人家身上取點錢,以挽救在外地經營困難的餐館。 最後婆婆願意賣掉房子,但兒子卻不願取去母親的老本,大家都願意為對方着想而做了合宜的事。
全劇可用一句說話貫串整個故事:「愛 -- 就是看到別人有需要時,盡上自己的責任」,責任是愛的一部份,愛與責任是分不開的;那份愛就是這樣温柔卻堅定。母親付出的是慈愛,兒子回應的是敬愛。
雖然婆媳問題好似是兩個女人之間的問題,但作為兒子和丈夫的,角色卻是舉足輕重;相信婆媳在面書展開駡戰,夾在中間的男人,就首先遭殃了。
Joanna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