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不三不四」,意思是不像這也不像那。即不像樣子,不倫不類。最早見於明代施耐庵的《水滸全傳》:「這夥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來,莫不要攧洒家。」後來,清代吳敬梓《儒林外史》中也出現過:「也該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但,為何說不三不四,不說不一不二、不四不五?

《水滸傳》是描述梁山泊一百零八個好漢的故事。(網上圖片)

《水滸傳》是描述梁山泊一百零八個好漢的故事。(網上圖片)

「不三不四」起源於中國古代易經思想。易經的每個卦都分六個爻,俗稱六爻卦,意為事物發展的六個階段。而第三爻與第四爻處於六爻的中間,象徵正道和大道,所以,不三不四乃說明人或事不是在正道或大道,有不務正業之意。另一方面,也有「顛三倒四」、「朝三暮四」、「低三下四」等等,似乎「三」跟「四」就被賦予了一定程度上的貶義,但事實非如此。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據史載,古人認為天為一、地為二,天地相加就成三。「三」不僅作為一個數的概念,還作為事物整體的象徵。所以稱宇宙中有三材:天、地、人;天上有三光:日、月、星。帝王中有三皇;古歌曲詠唱有「三疊」;生肖屬相更有「三合」的說法等。

至於「四」,在古代多含有周全、稱心、取事事如意之意。例如古有四書: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四詩」:齊詩轅固、魯詩申公、韓詩韓嬰、毛詩毛公;我們說有古代「四大美人」:西施、王昭君、貂禪、楊貴妃。文人有「四事」:琴、棋、書、畫;文房也有四寶等等。

明謝環繪《香山九老圖》局部 (網上圖片)

明謝環繪《香山九老圖》局部 (網上圖片)

以上例子可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三」和「四」事實是寄託對美好事物的嚮往與追求,而非不倫不類、不像樣子。因此,那些行為不端的人和舉止,自然就被稱為「不三」「不四」。

但也有另一種說法,本來按中國人的習慣,多是喜歡好事成雙,喜歡整五全十。但我們知道「三」是一個奇數,不齊整、不規矩、不飽和,因此傳統上人們習慣將「三」用來指一些不好的事。久而久之,有「三」的成語就變得貶義越來越多、褒義越來越少。比如「三長兩短」、「三妻四妾」、「丟三落四」等等。

就兩個數字和漢字的組合,包含很多章法,這也是漢語的魅力所在。但更感嘆於古代文化中的「三」與「四」集合古代智慧與結晶,可寄託對美好事物的嚮往與追求,也可將行為不端舉止不當的人形容為「不三不四」,反差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