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在第二屆中國金融四十人伊春論壇中表示,人民幣國際化已經取得很多進展,這與政策和金融界的推進有密切關係。

然而他指,人民幣國際化較預期早發生,金融危機之前沒有多少人會設想到人民幣國際化會走的這麼早、這麼快,但這有些因素,就如一個球隊贏了球有時是因為自己訓練得好,亦有可能是因為對手狀態不好等因素。

周小川又稱,未來隨着大部分西方國家的經濟正從危機中走出來,情況會有所變化。值得留意的是,美國近年比較倚重金融制裁,上世紀金融制裁很少出現,現在比較普遍。

金融制裁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和國際支付貨幣的作用,一方面,大家會抱怨制裁是否公平,另一方面,制裁會使交易產生一定制約。從儲備貨幣角度講,最重要的因素還是要多元化。正如雞蛋不能放著一個籃子裏,儘管美元還是最大的籃子,但國際上也會開始考慮儲備包括人民幣在內的其它貨幣。

他指出,人民幣國際化不是直線前進,有機會的時候就走得快一些,有的時候會慢一些,但從長遠來看,人民幣國際化還是有前景。

談及人民幣國際化的條件和國際規則方面,周小川表示,貨幣國際化沒有明確的國際規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審議哪些貨幣進入SDR時會考慮幾個方面,包括匯率機制,要求執行浮動匯率,但不一定是100%自由浮動。

其次是貨幣的可自由使用,但可自由使用並不完全等于可兌換,IMF也沒要求100%可自由使用,貨幣可以有一定的管理、監測和干預,例如,美國在跨境交易時也會有監測,金融制裁後對金融交易的管制會更嚴。

在分析未來人民幣國際化還有哪些方面可以做的時候,周小川提出,人民幣國際化要保持低調、推進過程要有所取捨、持之以恒,以及避免制度安排出現搖擺,並取決於市場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