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史迷三國迷熟讀《三國》,講到蜀漢政權,給予人的感覺往往是大義凜然,在軍事上也有勇將支撐著。但如何支撐國家始終要靠經濟,那麼從經濟的角度來看,蜀漢是如何撐足半個世紀?
在西晉統一中國時,蜀只有28萬戶,人口94萬;比起同期的東吳有52.4萬戶,230萬人口以及魏有103萬戶,443.28萬人口,蜀國弱小得相當明顯,而曹操開創的魏國,比蜀吳加起來還要強盛。
蜀漢所處的益州,自古物產豐饒,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東漢末年中原戰亂頻仍,蜀地為劉焉劉璋兩父子佔據,依仗山川險阻,能隔岸觀火,百姓也能安居樂業。不過,到了劉備入蜀,與劉璋展開三年戰爭,情況就大大不同。
當時,益州百姓「飢膏草野」。在演義中為「仁德之君」的劉備,據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載,他率軍攻佔成都後,也縱容兵士搶掠:「置酒大饗士卒,取蜀城中金銀分賜將士」,使原本比較充裕的府庫為之一空,以致日常軍費開支都成問題。
我們也從《三國》故事了解到,蜀漢經過夷陵之戰慘敗,加上諸葛亮時代的南征北戰,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資,大大損耗蜀漢財力軍力;而他們是憑甚麼能夠面對比自己更強的魏國及吳國之下,支撐了近半個世紀?靠的就是蜀漢兩種獨有的技術:「錦織」以及「造刀」。
「錦」作為中國傳統的高級多彩提花織物,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以精練染色的桑蠶絲為經緯原料,多使用各種金銀線,織造方法不可勝數。在中國四大名錦中,蜀錦歷史最為悠久,早在先秦時期生產工藝已然成熟(其餘三大名錦-,即南京雲錦、廣西壯錦及蘇州宋錦,興起要等到宋朝)。西漢時,蜀錦已自成特色,到了東漢明帝時期,蜀錦品種和花色豐富起來,行銷全國,同時也通過絲綢之路遠銷西域歐洲,成為西方貴族心目中的上品。
中國的歷代統治者大多重農抑商,不過諸葛亮敏銳發現蜀錦巨大的商業價值。史載,諸葛亮在蜀漢實行「重本而不抑末」政策,鼓勵官辦、商辦和個體手工業者從事蜀錦的生產,號召益州百姓養殖桑樹、養蠶作絲,為蜀錦生產提供原料。蜀漢還在成都設置錦官,管理織錦工匠及產業,成都別名為「錦官城」,即由此而來。《後漢書·左慈傳》中曾記載,曹操派人到蜀中買錦,可見蜀錦也是魏、吳十分喜愛的暢銷商品。
然而,單靠「蜀錦」作為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並不足以為蜀漢續命,還有「蜀刀」。
據宋朝《太平御覽》記載,蜀漢時代造刀能手蒲元,曾在斜谷為諸葛亮造刀三千口。他造的刀,能劈開裝滿鐵珠的竹筒,「如截芻草」,被譽為「神刀」。蒲元隨蜀軍北伐中原,是中國歷史上,極少能夠留下自己姓名和事蹟的工匠,可見他製作技術之精妙。
事實上,蜀地的冶煉業的發達、前人製刀技巧和經驗的繼承,以及高超的熱處理技術,為蒲元能有製作出精湛的刀,帶來先決條件,同時也成為支撐蜀漢政權延續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
在三國時期,炒鋼還是一種新技術,能夠掌握它的工匠少之又少。根據《諸葛亮別傳》中蒲元鑄刀「鎔金造器,特異常法」的記載,可以判斷蒲元所用很大可能是炒鋼技術。此外,製作出削鐵如泥的神刀,工序「淬火」至關重要,這程序令刀身變得堅韌而富有彈性。《諸葛亮別傳》中寫到,蒲元對淬火所使用的水質也頗有研究。不論是炒鋼、還是淬火,當時中國都比歐洲領先了一千六百年左右。
「蜀錦」美輪美奐,「蜀刀」能削金斷玉,這兩項技術均能支撐著蜀漢商業。後世看《演義》了解到梟雄猛將的事蹟的同時,隱藏背後的確實有不少無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