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豆得豆,看似理所當然,但要讓豆苗發芽及成長,須下不少工夫,甚至涉及到生物科學。
在中大推動大豆基因改良技術多年的林漢明,最近走出大學校園,與十四所中學合作,分階段推行「STEAM@Soybean」大豆培植探究實驗計劃,暑假期間更帶學生到甘肅「尋豆」,冀能通過科學實踐,培養中學生對大豆培植的興趣,「我希望啟發下一代,將大豆研究承傳下去。」
中大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林漢明,在大學長年累月進行大豆基因改良研究,四年前成功從野生大豆識別出耐鹽基因,培育出隴王一號等耐鹽抗旱大豆,適合內地乾旱地區種植。今年三月,他走出大學實驗室,步入十四所中學,與中學生分享大豆的價值及科研成果。
記錄生長速度葉片變化
七名於迦密愛禮信中學就讀中四及中五的學生,數月前參加第一階段的「STEAM@Soybean」大豆培植探究實驗計劃,在林漢明的帶領下,在校內園圃培植野豆及家豆,從中觀察兩者的生長變化。去年曾於校內種植黃瓜的周同學坦言,沒想過種植竟可與科研息息相關,先在實驗室培育幼苗,再用較科學化的方式,記錄兩種大豆的生長速度及葉片變化等情況,「種大豆的感覺與以前種黃瓜不同,除了要更細心觀察,亦要與其他同學輪流記錄大豆的生長情況。」
在暑假期間,該計劃進入第二階段,為讓學生更認識大豆的種植方法,林漢明特意安排參與計劃的中學生,前往甘肅進行大豆試驗田實地考察,「我在設計活動時,希望內容與中學科學課程相關,藉此加深學生對相關課題的認識,今次亦是自己首次帶領一群中學生北上考察。」
親臨大豆田感受殊不同
有份參與考察的熊同學表示,是次活動讓他擴闊視野,除了認識到數百種大豆種類外,亦有機會參觀甘肅的大豆田。他認為,親自參觀大豆種植場與看着書中的照片,印象及感受截然不同,「就好似聽歌一樣,去演唱會聽live及用耳機聽歌,兩者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同樣到甘肅考察的林同學認同,體驗式學習讓他更了解不同植物的特性,以及當地的生態環境,而令他印象最深刻的,卻是與當地科研人員的交談經歷,「內地的科研人員犧牲了很多,為的只是運用自身的專業,研究出新方法,改善國家的農業。他很希望我會留在農業科技圈子,他朝可再相見,這啟發我好好思考前路。」
經過為期五天的甘肅考察團,亦加強了該校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莫同學表示,考察時學到的固氮作用,啟發他們在種植大豆時使用固氮細菌,觀察及對比大豆的生長情況,「除了野豆及家豆本身的生長分別外,我們使用固氮細菌後,亦發現野豆在初段的生長速度較家豆快,但中後段卻回復正常水平。」
該計劃現時已進入第三階段,將會加強探究部分,林漢明表示,接下來會開辦以生物及工程為主的工作坊,希望學生們自行設計實驗,拆解農業種植問題。經過近半輩子的大豆科研探究,他不諱言,研究之路漫長,單憑個人之力難以完成,「所以我希望啟發下一代,將大豆研究承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