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三波疫情仍然失控,周日確診108人,確診人數大增,對醫療體系構成壓力。政府緩慢地加強抗疫措施,追不上疫情爆發的形勢。
內地早前6月11日在北京爆出第二波疫情,北京用了26天就將確診的數目歸零。上周三新疆烏魯木齊突然開始爆疫,到單日確診17宗時已經宣佈進入「戰時狀態」,烏魯木齊和北京一樣,全市大規模做核酸測試。烏市不同地方是採取比北京更嚴厲的停擺措施,大部份公共交通工具暫停運作。相對而言,香港抗疫措施就十分寛鬆。
第一, 既無強制檢測,亦無法解決檢測瓶頸。聽醫生朋友話一個真實個案,重災區慈雲山一間餐廳有員工中招,該餐廳一個待應怕自己也染疫,急急到政府診所要求檢疫。但政府診所告訴他收集深喉唾液樣本的樽仔都無,所以叫他遲些再來。若這個個案發生在北京或烏魯木齊,一定要求強制檢測,不檢測不可以走,但香港連高危人士自願檢測也應付不了。
在社交媒體上流傳一條影片,疑揭露負責檢疫病人深喉樣本的衞生署化驗室出現飽和的情況,化驗室的走廊上放滿一箱箱、一袋袋等待處理的病人深喉唾液樣本,未及處理。積壓樣本,意味著可能染疫者不能盡快驗出,還在市面上自由走動,播疫風險大增。
香港檢測力不足,是早兩個月未有積極擴容的結果(北京就利用4、5月疫情平靜期大量提升檢測能力)。內地明顯有巨大檢測能力,若交內地檢測,馬上可解決問題。特區政府不願直接把樣本送到內地檢測,明顯是害怕政治壓力。早前政府為擴大檢測力,透過3間公司為4個高危群組檢測病毒,當中兩間公司是內地的華大基因和中國檢驗的子公司,他們會在香港的子公司進行檢驗,但亦被反對派大力批評,反對派議員郭家麒就指,上述做法「出賣港人、出賣香港產業」,擔心生物辨識資料會「送中」,要求煞停計劃。
特區政府若把深喉唾液樣本樽仔用條碼分類紀錄,樽上不直接附上個人資料,即使送內地檢驗,也不會外洩私穩。問題是特區政府在疫情危機下,要有政治意志去解決問題。解決了檢測瓶頸,就可以做大範圍檢測。
第二,不分高危地區難以控疫。內地會把高危地區分出來,列為紅區,封閉管理。香港即使不封閉社區,也要分出高危地區。今次疫情其中一個爆發點是慈雲山港泰護老中心,令慈雲山特別多人染疫,旁及附近地區。如今一間大型速遞公司已拒絕派件到慈雲山、黃大仙和鑽石山區,相信是避免員工感染,其防疫意識比特區政府還要強。列出高危地區,呼籲減少進出那些區域,可以阻慢疫情散播。
第三,部分豁免檢疫人員是播疫漏洞。今輪爆疫後,坊間把矛頭指向政府豁免部分人士入境檢疫,傳聞把高危人群鎖定為「大陸人」,說大陸人來港播疫。其實大陸疫情平靜,染疫人極少。真正高危的、是來自一些高危外國地區的豁免14天檢疫人員,其中包括機組人員和船員。有醫生指出,部份船員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尼等高危地區,豁免他們檢疫入境就出現了播毒漏洞。政府應該知道出現了問題,周日開始要求換班船員來港前48小時內,在出發地接受病毒核酸測試。
總的來說,香港抗疫狀態仍然比較寛鬆,又多政治考慮,不是用嚴格科學化的方式決策。
內地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比較了烏魯木齊同香港的抗疫手法,他說烏魯木齊迅速重拳出擊,開展了大排查,「應檢盡檢」,背後是中國政府「持續接近零病例」的決心。而香港早前採取的策略是「應症就診」,而不是迅速擴大檢測,背後是基於香港將病情控制在「低水平」而非「清零」的理念。這樣長期波動導致的社會經濟成本可能會更高。
張文宏已說得客氣,香港抗疫鬆散要付出代價。北京爆疫後26日歸零,香港爆疫後3個月後能否歸零也有疑問,若疫情失控就要實行全面的禁足令。弄不好如美國那樣全面失控,搞3年都搞不掂,社會經濟代價驚人。有時講政治不講科學,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盧永雄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2日宣布他的瘋狂加稅計劃,向中國加徵34%關稅。中國在兩日後強硬回應,宣布反加徵美國商品34%關稅。中國是迄今唯一一個國家,夠膽在美國的恐嚇之下,全面反制美國。國家面對霸權毫不退縮,做得漂亮。
特朗普推動這場荒謬的貿易戰,首先就觸發美股崩盤,繼而引發全球股災和貿易大混亂。美國人選出這樣一個總統,可以對世界造成這麼大的禍害,其中關鍵原因,是他發動一場既鲁莽又無理的貿易戰。
第一,以謊言作決策開端。特朗普首先捏造各國對美國徵收的「關稅」,然後號稱減一半就是他對各國加徵關稅的稅率。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指,特朗普在貿易議題上已經「發瘋失控」,特朗普所指稱外國收取的關稅更是完全虛假。克魯格曼指以歐盟為例,實際上向美國徵收的關稅不足3%,而特朗普就指稱歐盟向美國徵收的關稅達到39%,克魯格曼質疑特朗普究竟是故意撒謊還是純粹無知。
白宮經濟顧問納瓦羅是這次貿易戰的主要推手,他接受訪問的時候,仍然死撐這個所謂外國對美國徵收的關稅,「是估算貨幣操縱、增值稅扭曲、傾銷、出口補貼、技術性貿易障礙、農業貿易障礙、配額、禁令、仿冒、知識產權竊取等所有因素」。納瓦羅嘗試令人相信,這個所謂外國加徵的關稅是他們精密計算出來。
不過,美國著名財經記者蘇洛維耶斯基就直接踢爆,指這個所謂外國「關稅」是特朗普捏造,方法是用美國對一個國家的貿易逆差數字,除以那個國家對美國的出口額,就將這個比率硬稱作為那個國家對美國的「關稅率」,與納瓦羅所說的計算完全無關。印證美國聲稱各國對美國徵收的所謂「關稅」,發現蘇洛維耶斯基的講法百分百正確。
美國一個這麼大的國家,竟然可以用謊話作為決策的依據,美國人會不會感到羞恥呢?
第二,以霸權逼人跪低。以中國台灣為例,特朗普一直無理指控台灣竊取了美國的芯片業,其實是當年美國不願意做芯片製造這些辛苦功夫,讓芯片製造業外流的結果。特朗普一上台就聲稱要對台灣的芯片加徵100%關稅,賴清德當局面對美國霸權,腰骨很軟,馬上跪低,接受台積電在美國逼迫之下,在美國再加碼1000億美元的投資,前後台積電投資了1650億美元,等於將台積電最先進的2、3納米製程芯片產能,一半搬去美國。
台灣滿以為這樣就可以換取美國的善待。在4月1日美國加關稅前夕,民進黨的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在立法院會議時這樣說,「特朗普絕不是你們想像的,我預估美國對台灣加關稅可能在10%左右,明天就會見真章....我夠資格代表部長回答,國安總結我有參加,我看過他們的預估。」
結果一日之後,民進黨就被美國打臉。特朗普就是按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那條神奇公式,計出台灣對美國徵收64%的關稅,所以就決定加徵台灣32%關稅,完全不是台灣預估的10%。台灣今天割一城,明天割一城,將肉都割光了,但是換來完全無差別對待,這就是對特朗普投降的下場。
第三,以隨意取代規則。按特朗普的捏造關稅方程式,那些對美國並無貿易順差、反而對美國有貿易逆差的國家或地區,特朗普一律創作其對美國徵收的關稅是10%,然後同樣對這些國家和地區加徵10%的關稅。香港是根據世貿組織規定的獨立關稅區,按美國商務部的數字,2024年美國對香港不但沒有貿易逆差,而且有貿易順差,美國對香港的商品貿易順差是219億美元。按特朗普的捏造關稅方程式,香港就應該等同新加坡、澳洲、英國等地,被美國加徵10%的關稅。但是特朗普就直接將香港當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對中國再度加徵34%關稅的時候,同樣加徵香港相同的稅率,可說橫蠻無理,連自己定的規則都不遵守。
世貿組織的前身是關稅貿易總協定,是美國一手推動之下建立,美國對自己一手創立的國際規則說用就用、說丟就丟,還有什麼信用可言呢?
美國是所謂的民主政制,一般人形容,民主制的最大好處有兩個:第一,即使不能選出最好的領袖,但是不會選出最壞的領袖。特朗普看來是一個例外;第二,民主制下即使第一次選舉犯錯誤,選出錯的領袖,但是4、5年之後第2次選舉,就會將壞領袖踢落台,重新選出好領袖。特朗普顯然亦非如此,是被美國人重新選舉推上台的。
不要告訴我4年之後美國會怎樣怎樣,因為4年之內特朗普已經可以搞到世界大亂,他損害美國人,要美國人捱高通脹,我們可以不理。但是他輸出混亂,令全世界人民同樣受苦,這就關乎世界人民的切身利益,試問美國人怎樣去為特朗普做出的災難,負起責任呢?
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近日訪問格陵蘭時表示,「我們對這個多年來我們一直崇拜的國家美國,還能相信什麼呢?」她的話很值得親美派反思。誰能再相信一個謊言帝國呢?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