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上個月疫情稍為平靜,曾經有一、兩日本地確診個案清零。本來期望有兩個月的唞氣期,到12月冬季疫情再殺到,但現實是疫情馬上殺到。
香港周四公布確診18宗個案,本地個案有14宗,又重上雙位數。有港大學者指,根據人們出行的數據分析,香港的新冠傳播率回到1以上的水平,估計下一波疫情馬上就會殺到。
初步觀察,這一波的疫情有幾方面的重點。
一、兩大群組仍在爆疫。現時有兩個群組爆疫的情況仍在蔓延之中,一個是在葵涌殘疾人院舍「國寶之家」,單是周四已有11宗確診個案。另一個群組是尖沙咀酒吧會所China Secret,這疑似是這一波的爆疫其中一個源頭。有泰籍陪酒女子在回國前自行檢驗確診,追查下,懷疑她在China Secret工作時感染。要注意的是,這個泰籍女子已經留在香港半年,近期確診。如果她的工作涉及性交易的話,醫務人員會極難掌握潛在的帶毒病者,因為一來這個泰籍女子不知道「客人」的身份,二來因召妓受到感染的人不會如實交代,變成源頭不明,令傳播鏈無法追蹤。
二、重新爆疫已形成規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在第二波疫情初步結束,本地確診個案曾經短暫清零,政府逐步放鬆限聚措施,但一個月之後,到7月時,再爆第三波疫情。今次的情況亦類似,限聚措施一放鬆,下一波疫情又再殺到,這與十一國慶和中秋假期家庭聚會較多,以及市民抗疫疲勞有關。
綜合分析,香港的抗疫情況已經形成一個韻律,在爆疫之後,政府不斷加強限聚措施,疫情受控,短暫清零,但無法長期清零,下一波疫情轉眼又再殺到。
如果香港不改變抗疫的方式,這種「一爆就限、一鬆就爆」的狀況,未來將會不斷地重複,對社會大眾的行動自由和經濟活動,造成嚴重的影響。變成限聚的時間多,市民自由行動和做生意的時間少,既影響了社會的正常活動,亦令到香港經濟螺旋式急滑。
要改變這個狀況,一定要有新舉措。
反對派只從政治立論,長期在鼓吹封關,目的是封大陸人的關。這種「政治式對策」,完全沒有科學基礎。現實上,為了維持經濟活動及民生物品供應,香港根來不能完全封關,不讓任何內地人員進入香港。
內地的疫情完全受控,本地新增個案全部清零,控疫成績位列全球最佳行列。而香港做得馬馬虎虎,時好時壞。所以,正確一點說是,不是香港要封內地人的關,而是內地要封香港人的關。你看日本正考慮開放中國人入境,問題是就算日本免中國人入境隔離,中國人從日本回國,也要進行14天隔離檢疫。所以,「全面封關」只是反對派迎合年輕人的一個講法,並非可行的抗疫對策。
政府最近終於考慮一些新的做法,除了考慮在個案或群組較多的4個地區,即葵涌、九龍城、尖沙嘴及灣仔設臨時檢測中心之外,還研究修訂法例,讓政府對個別疫情比較嚴重的地區可以實施強制檢測。
按國內的做法,當發現一個確診個案,可能有過萬人要接受檢測,當中大部份是強制性的,這樣做可以有效切斷傳播鏈,是很值得學習的經驗。
對於政府可能局部實施強制檢測,有衛生專家說,這樣做可能會浪費資源,因為不是緊密接觸者都要接受檢測。其實,這要看你如何劃分接觸者的範圍,細一點的,可能只有一百幾十人,但如果把潛在接觸者的群組也包括在內,就可能是過萬人。
至於是否浪費資源,關鍵是如果沒有一些新措施,例如擴大範圍的強制檢測,就會不斷重複爆疫,社會要加強限聚,香港因而流失的資源,例如零售銷售和經濟活動的損失,隨時一天超過10億元。如果強制檢測是有效防疫方法,就不是浪費資源,反而是節省資源。
當然,反對派又會說政府強制檢測是輸送利益給內的檢測機構,又會蒐集香港人的DNA資料送給內地云云。
在這樣的抗疫高危時期,政府對上述謠言,應要敢於出來反擊,一方面澄清謠言的不確,也要突顯擴大強制檢測的好處。不要以為做就可以了,不應該引發太多爭論。若政府不去堅持其行為的正當性,別人就會認為是不正當。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