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作答時未能引用資料及舉例說明。
最新一份通識教育科《試題專輯》,顯示考生今年整體表現一般,「新聞自由」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兩個常見議題,更成為不少考生的「滑鐵盧」。在「新聞自由」的題目,報告強調資料數據是公眾對新聞自由程度的觀感,惟考生誤以為「事實」,作答新題型的「兩難情境」時,僅從單一角度論述,未能引用資料及舉例說明。
通識教育科卷一的必答題,有題目涉及新聞自由與社會責任之間的「兩難情境」,是首次出現的題型。考試報告直言該題表現欠佳,考生對「兩難情境」未能充分理解,只是單方面闡述新聞自由面臨的挑戰,或傳統違反操守的負面影響。
該科資深教師劉志鈞認為,考生在該題表現未如理想,與他們曲解「兩難」意思,誤解答案須「選邊站」有關,實際上考生在論述時,應提出「社會責任」的具體例子,並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如『安心事件』就涉及公眾知情權與藝人私隱的對立。」
考試報告亦強調,題目沒有要求考生評價本港現時新聞自由情況,數據只反映公眾觀感,而非事實陳述。劉志鈞認為,考試報告旨在提醒考生,若以「香港新聞自由正在下降」開首作答,無講明「公眾認為」,誤把數據視為事實,將會因此失分。
至於卷二的選答題,表現最差是涉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題目,報告批評考生審題不慎,未能解釋「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代生活」及「重大貢獻」的關係,如保育傳統的優點,如何為當代生活作出貢獻等。該科資深教師徐曉琦認為,不少考生概念不清,誤把非遺與歷史、舊物掛鈎,未能提出在全球化造成的衝擊及傳承,「考生低估題目深度,至未能取得高分,有點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