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紐西蘭的華人大爺大媽,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廣場舞、看孩子、不會英語……但你有沒有想過,身邊看似普通的華裔老人,也有可能身懷絕技。
記者採訪了這樣一群紐西蘭的華裔老人,最普通的他們,用最不凡的故事告訴大家:用愛去生活,你也可以發出微光,做一顆小小的太陽。
高級工程師、大學教授、企業高管……
居然都在紐西蘭撿垃圾?
王福奎老人,83歲,20年前來到紐西蘭,是人們每天都會在路上遇到的那種華裔老人。
但在出國之前,他是高級科研工程師。
到了紐西蘭之後,他也會感到孤獨,花了很長的時間適應這裏的生活方式。
就在這時,他遇到了另一群志趣相投的華裔老人。
這群老人當中,有人和他一樣在國內頗有成就,包括大學的教授、企業高管、資深媒體工作者……也有些老人,只是在紐西蘭帶孩子,過著平凡的日子。
他們逐漸注意到,紐西蘭美麗的環境中,偶爾還是會散落著垃圾。煙頭、紙巾、膠袋……這都讓他們感到憤怒苦惱。
有一次,他們看到紐西蘭媒體批評華人不講衛生亂扔垃圾,幾個老人家一合計,自己要站出來做點事情,為華人爭光。
從此,他們為自己找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愛好:撿垃圾。
王福奎成了奧克蘭環保協會的創始會員。從協會成立到現在,一直堅持參加協會的撿垃圾活動。
他們大部分是60-80歲的退休華裔老人,可這群老人的畫風卻不太一樣:大多數的聚會活動,都是圍繞「垃圾」這個主題來展開的。
他們常年活躍在奧克蘭西區,每個月都會出門進行一次撿垃圾活動。
從第一次開始撿垃圾到現在,已經堅持了9年。
外人看了都會覺得不解:這麼熱的天氣,一群老人,戴著口罩和協會統一的帽子,穿著高亮背心,拿著撿垃圾的夾子,在外面暴晒大半天,圖的是什麼呢?
可這群老人卻說,他們不計報酬,不講條件,就是為了守護紐西蘭的一片凈土。
他們有私心嗎?當然,也是有的。有的老人說,撿垃圾的活動讓他們的退休生活豐富了許多。有的老人說,大家聚在一起,交交朋友,也就緩解了思鄉的心思。
一位老人說,他曾是國內某大學水電系教授的教授,環保協會的活動讓他的退休生活豐富了不少。他覺得自己這樣為紐西蘭作一點小小的貢獻,也是應該的。
他說:「我們老年人來到紐西蘭,總還是有思鄉的情緒,但環保協會讓我結交了很多朋友。」
如今,他也把自己的專業知識用到了「撿垃圾」這項環保事業里。老人笑著說:“我的專業是環境工程方向的,在環保協會我們做的事情也是環境方面的。所以現在的志願者工作,跟我以前的工作,也是有相似之處的。”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維護這片純凈土地的愛與驕傲。
「我們出去撿垃圾,經常有本地人看到了沖我們豎起大拇指,跟我們說‘Thank you’。我也覺得挺驕傲的。」
「我裝了金屬的股骨頭,但是活動我一定要參加」
其實,做好事是會上癮的。
環保協會79歲的會員萬大媽,腿腳不太方便。
2016年她不幸被車撞倒,做了股骨頭置換手術。自從換了金屬的股骨頭之後,萬大媽的腿腳就不太方便,到了冬天骨頭連接處還會疼痛。
但就算這樣,她還是一直惦記著環保協會的活動。
她再三告訴會長:「有撿垃圾的活動,一定告訴我,我是一定要來的!」
她自豪地說:「我們這個協會,大家很齊心,素質也很高。我們都是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為紐西蘭社會作一些自己的貢獻。」
「我們撿了垃圾,環境變好了,我們自己心情也很愉快。所以我跟會長講,有撿垃圾的活動,我是一定要來的。」
來自河南的隨宗苒兩口子也有類似的觀點。他們是最近剛剛加入環保協會的新成員,來到紐西蘭五年,終於找到了「組織」。
隨宗苒說,以前一直忙著幫兒女帶孩子,現在孫輩們都上學了,自己也就「解放」了。
終於閑下來的兩位老人,偶然聽說了環保協會撿垃圾的「事迹」,立刻動了心。
隨宗苒說:「我就希望能為大家服務。」
「我覺得這個協會的活動很有意義,是為人民服務的事情,是好事情。我們就很感興趣,就過來參加撿垃圾的活動。」
「我被這些老人的堅持感動」
老人們的執著,也傳遞給了下一代人。
協會最近在Henderson圖書館附近街區進行了一次撿垃圾活動,天維網記者也有幸見證。
在那裏,大家意外看到了一個年幼的面孔,那是7歲的小女孩Zoe。
她在老人當中,左看看右看看,有樣學樣,和外婆李萍一起撿垃圾。
她自豪地說,「我很喜歡跟外婆一起來撿垃圾。」
事實上,紐西蘭學校從孩子年幼的時候就會教他們「Plogging」的概念。這個詞是撿垃圾(plocka)和慢跑(jogga)兩個單詞的合成,也就是一邊跑步一邊撿垃圾的意思。
很多紐西蘭人都覺得這件事太棒了——集公益與鍛煉為一體,不僅能夠幫助改善衛生環境,還有利於身體健康:除了跑步,撿垃圾的動作類似深蹲,還能鍛煉雙腿肌肉和核心肌群,增強運動效果……
而且,撿垃圾一個簡單的行為,成了貫通孩子「華人」和“紐西蘭人”認同的橋樑。
小女孩Zoe說:「我在學校上學時,每個周五也都會跟同學一起撿垃圾。我是華人也是紐西蘭人,跟外婆撿垃圾也很開心。」
陳曉雁則是環保協會裏最年輕的一位成員,她是奧克蘭西區的一個幼兒園老師。她在聽說這群老人家的幾年如一日的善舉之後,深受鼓舞,兩年前加入了環保協會。
她說:「我看到他們70、80多歲了還堅持在社區撿垃圾,我真是挺感動的。老人家們都不會英文,不會開車,我就幫忙他們做做翻譯,開車送送東西什麼的。」
據會長介紹,在疫情期間,陳曉雁開車給協會老人們送口罩,買菜送物資,解除了協會老人們的後顧之憂。
「他們真好,每個人都了不起」
據奧克蘭環保協會會長刁四雍介紹,協會成立於2012年,至今9年的時光里,從未中斷過自己的堅持。
而正是這種堅持,打動了他們身邊的無數人。
在聽說了環保協會老人們堅持9年的善舉之後,紐西蘭溫州同鄉會的華人朋友也被老人們的這種精神所感動,他們決定,自己也要為老人們做點事情。
據該會的創會會長陳安生介紹,在疫情嚴重的時候,他們就向協會的老人們捐贈了一批口罩。
而且,老人們撿垃圾經常需要彎腰,這對老年人來說是比較辛苦的。考慮到這一點,溫州僑團鄉賢徐放專門購買了一批摺疊式垃圾夾送給老人們,希望他們撿垃圾時能省點力氣,不用再彎腰撿垃圾了,也減少了老人們在撿垃圾過程中出現意外的可能性。
陳安生對天維網記者說:「這是第一批環保物資,讓環保協會的老人們試試看好不好用,如果好用的話,我們就再買一批,送給他們。」
「我覺得他們真的是很善良,每個人都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