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融入大灣區建設!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重點佈局中山

大灣區

融入大灣區建設!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重點佈局中山
大灣區

大灣區

融入大灣區建設!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重點佈局中山

2021年05月24日 21:31

5月21日,市委書記賴澤華到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下稱「上海藥物所」)考察,就進一步深化雙方合作進行交流。市政協主席唐穎參加活動。

上海藥物所創建於1932年,是我國最早成立的綜合性創新藥物研究機構,在實現我國藥物研究和醫藥產業由仿製為主到創製為主的歷史性轉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更多相片

2019年4月,由中山市政府和上海藥物所共建的中國科學院藥物創新研究院中山研究院正式成立,將打造成為輻射粵港澳大灣區和整個華南地區的生物醫藥科研、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研成果產業化的創新平台。

該項目得到了廣東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納入省政府培育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重大工程範疇。目前,項目正在緊鑼密鼓施工建設,預計明年上半年可全面完工。

考察中,上海藥物所黨委書記葉陽介紹了機構創設發展歷程、新近科研成果和未來工作重點。

他表示

上海藥物所成立以來,一直秉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為人民解除病痛的初心,不斷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完善創新體制機制,努力產出更多原創新葯。

當前,上海藥物所進入了迎向創業百年的重要歷史時期,要更好地履行職責使命,中山佈局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建設,中山作為信息和財富交匯之地的優勢進一步凸顯,上海藥物所將把中山研究院作為融入灣區佈局的不二選擇,把更多戰略拓展重點放到中山。

賴澤華表示

這次到上海藥物所實地考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一代代葯所人自信、自立、自強的奮鬥精神,矢志奉獻國家、奉獻人民、奉獻科學的執著追求。

中山是一代偉人孫中山先生的家鄉,孫中山先生早年就是學醫、從醫的,並從「醫人」開始而走上「醫國」之路,對中國歷史產生了不可磨滅的深遠影響。

當前,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部署、推動的「雙區」建設國家戰略正縱深推進,中山積極搶抓重大歷史機遇,按照《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賦予的任務,全力推進生物醫療科技創新,打造健康醫藥支柱產業。

希望雙方把握天時、地利、人和,以共建中山研究院為契機,進一步面向國家戰略和人民需求,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強原始創新、探索前沿領域、推進成果轉化、提升科技人才競爭力,實現互利共贏發展。

澳門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出席「機遇灣區」主題活動時表示,粵港澳三地政府部門在多個領域都建立對接平台和機制,有力促進相互交流合作,推動大灣區建設。

澳門政府新聞局圖片

澳門政府新聞局圖片

張永春舉例說,在法律領域,澳門特區政府行政法務司與廣東省司法廳和香港律政司於2019年建立了聯席會議機制,已舉行六次會議。在規則銜接方面,粵港澳三地作制度創新,例如開展協同立法,優先促進調解、仲裁等規則銜接。但他說,規則銜接很多方面受到法律差異的限制,仍需更多時間協調和探索。

他又說,澳橫兩地產業協同發展是落實「澳門+橫琴」新定位的關鍵舉措,提到已推動澳門大學(橫琴)研究院與合作區共建微電子研發中心等五大中心和一個高級培訓中心,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橫琴)研究院與合作區16家企業建立院企聯合實驗室,與內地企業累計開展省級以上科研項目211項。

澳門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 澳門新聞局圖片

澳門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 澳門新聞局圖片

對於大灣區文化發展方面,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認為,粵港澳三地可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香港、澳門對外聯繫較多,可舉辦更多國際展覽,將整個文化產業更好融合發展,建設大灣區的文化高地。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