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高級副總裁黃元山在 Now TV 節目中批評,過去八年公營房屋的建屋量,比目標少了約十萬個單位,相當於十三點五條彩虹邨,批評政府內存在官僚主義,拖慢建屋進度。黃元山說:「八年內少了十三條彩虹邨,有沒有人需要問責,並沒有。大家都說,其實我都是跟程序,工程部說要這樣,又要再分開處理、要分開規劃,每一個都諮詢那多好,不過他們說不好也沒辦法,但是誰負責。我們做生意的,不理你其他部門,總之你要辦好。」
  說誰要問責前,筆者和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 梁振英任特首時,每逢周一早上九時都會召開「三司會」/「3C Meeting」,成員由特首任主席,政務司、財政司和律政司必須出席,並邀請相關局/處長。「三司會」議程排第一的議程一定是土地問題。聽說,該議程有時多達一百項,每一項都是每塊有「奇難雜症」的土地。在梁特首主持下,現場辦公,即時協調,即時拍板,這樣特首才能如臂使指地加快土地供應。財政司負責解決有沒有錢作賠償、為動遷和開發提供「子彈」、律政司解決法律問題、政務司協調各局和各處,減少官僚之間的阻力。各個相關局/處長都會獲邀出席,道出每一幅土地的難處,好讓在特首主持下,即時解決財政、法律和部門協調問題。這也是為甚麼梁振英任特首時能夠覓到超過二一〇幅土地,足以興建數以十萬計的房屋,並把豐厚的「土地成果」交予本屆政府。
  據悉,本屆政府二〇一七年上任後,除了頭一個月有召開「三司會」外,或許是出於「非梁振英化」等政治原因,特首宣布不再召開「三司會」,相關部門如遇上「奇難雜症」土地,一律寫文件(memo)呈特首批閱,由特首再去協調和拍板。據悉,由於沒有了「三司會」,相關部門又因為職級問題,不敢去追問特首協調和審批進度(你難道叫中、高層官員致電特首,追問他那份文件審批了沒有?)。於是,到現在二一〇幅地,還有四成未改劃好,會否也因此出現了今天黄元山狠批的結果?讓香港平白失去了十三點五條彩虹邨,少了十萬個單位,逾十萬戶市民只能望樓興歎,逾二十萬劏房戶只能在火災威脅下繼續擔驚受怕。香港近幾年樓價狂飆,究其原因,也和特首改變了協調和拍板方法有關。於是部門之間互相拉扯,諮詢不斷;縱使有個別公務員,銳意回應民間疾苦,也因為權力有限,而只能徒呼奈何。也難怪本屆政府房屋議題出現「三低」:「熟土」供應低、房屋落成量低、居住質素低;原來是其來有自,有根有據。
  學術上有「蝴蝶效應」,想不到在現實治理問題上,政府領導層的一念之差,也令香港失去了十三點五條彩虹邨。香港最高領導為了「去梁化」,是為了彰顯其管治特色不同於上屆?於是廣大香港市民便要承受土地供應不足之苦?筆者早已離開政府,只是窮書生一名,我們窮苦市民看的只是結果:不管妳是「去梁化」、「非梁化」以至「Memo治港」、不管白貓黑貓,能提供土地和可負擔房屋給市民的便是好貓,好辦法!
  馮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