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衛青及霍去病之前,西漢名將輩出-李廣、程不識、韓安國,當中「飛將軍」李廣聲名遠播這個毫無爭議。同樣都是漢武帝麾下的猛將,但李廣的知名度始終比不上衛青及霍去病,皆因後者兩位處於時代局面,比起李廣時代更能發揮戰事威力。
李廣等人處於的大局勢,處於漢代防禦作戰的地位,要改變西漢與匈奴的強弱軍力對比,西漢的傳統戰法套路相當陳舊,可以說促使劉徹下定決心進行新軍事變革,而衛青及霍去病撞正這個歷史武台,帶領戰法逐步革新,他們倆的戰術方法都是深入敵境,出奇制勝,遠程奔襲。衛青為此種戰法的開創者,後來霍去病將它發揚光大。
當然單憑戰法的變更,是成不了事,最重要有實行戰法的配套。深入敵境、遠程奔襲,靠的就是「戰馬」。與匈奴對戰初期,匈奴的戰馬品種比漢朝好,匈奴士兵比漢兵更善馬上戰,漢朝士兵亦對匈奴境內的環境、地形及氣候很不了解,所以西漢幾十年來都害怕匈奴,「匈奴騎兵不可戰勝」。
衛青打仗不在乎殺敵多少,在於實現戰略目標,重撃敵人經濟,獲取敵人物資,以戰養戰,使敵人失去生存基礎,打敗敵人。這一特點從衛青出撃河南及漠南戰役,除了殺敵,還有俘虜男女以及獲牛馬羊數以百萬頭計。兩次戰役雖然殺人不多,但從生存基礎上完全摧毀三名匈奴王,佔領匈奴水草肥美之地,重創匈奴經濟。他們以後也不再向西漢發動侵略。
衛青也會趁春天燒匈奴草原,餓死匈奴牛馬羊,這類戰術也為後人所稱道。打擊敵人的物質基礎,弱敵強己,才是真正勝負關鍵。衛青也獲得匈奴優良的種馬,日後西漢戰馬品質越來越好,騎兵的速度越來越快。培養出高水準,甚至能超越匈奴的強大騎兵團。
同樣地,匈奴人不是傻的,很快已經適應漢軍的戰法戰術,在終極漠北之戰前,匈奴王將大量物資留在後方,獨以精兵會戰。漢廷則是後分二路,霍去病領精騎兵團打大迂迴戰,衛青就領車騎大軍團出擊。而霍去病「千里奔殺」,率領精兵深入大漠兩千餘里,轉戰匈奴腹地,如入無人之境,斬殺匈奴7萬多人,最終封狼居胥,匈奴喪膽,漢軍士氣大振。漠北之戰後,強大匈奴分裂,再也無力大舉南下,打通了西域,重奪河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