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鱲角兩名男工昨日疑吸入沼氣,從高處墮下污水井不治。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批評,死者只佩戴外科口罩便進入污水井,未有獲發其他安全裝備,形容是「匪夷所思」,她又不滿承辦商指事前已做安全測試的說法,因為喉管有無沼氣難以完全預計。她又對約一個月內發生兩宗同類致命事故感到憤怒,批評兩次事故負責工程的渠務署及機場管理局無做好監管,敦促勞工處跟進事件,加強工人安全保障。
機管局回應事件時指,承辦商在工程展開前,已就相關工序作風險評估及測試,工人亦已接受相關訓練。不過,蕭倩文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開工前進行測試,並不等如工作期間安全,因喉管充斥不少氣體,有無沼氣難完全預計,打開井蓋後或會湧出污水及沼氣,因此必須要有防護裝備。她質疑有關當局是否外判工程,連安全責任也外判,又提醒工友若進行相關工作而未有獲配備防護工具,應拒絕開工。
另外,香港建造業移動機械及維修從業人員工會副主席蘇四清指,工人進入沙井或進入渠管工作前,通常都要先做好各種程序,例如先量度氣體濃度,開風扇打鮮風入內,將沼氣吹走,入渠一方要打開渠蓋,下游一方要進行抽風,加強通風等。
蘇四清表示,若渠內環境許可,工人可攜氧氣樽、「救命鐘」及穿保護衣等,但承認實際環境空間未必很大,有些器具未必用到。他又指,若下井工人只配備外科口罩,肯定不合規格,雖然現時有些搖控器幫助清潔渠務,但行內使用不普遍,而渠內有沉積物,始終需要人手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