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小心攞消費券不成要坐監

博客文章

小心攞消費券不成要坐監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小心攞消費券不成要坐監

2022年07月13日 20:04 最後更新:20:11

政府第二階段消費券將於8月起分期發放,18歲以上合資格人士可以領取5000元消費券。政府今次新增「沒有已永久離開或意圖永久離開香港」要求。

近日有網民在連登討論區發帖,說有朋友申請新一期消費券被政府拒絕。發帖者尋求同路人幫助,試圖繼續申請消費券。有媒體追訪相關故事,指一名10多年前因病計劃永久不再工作,並提早提取強積金的市民,日前亦收到「DQ」短訊,指其不符合領取消費券,直言:「我一直在香港生活,感到莫名其妙。」

據了解,政府拒絕申請人的申請消費券時,會回覆訊息:「由於你曾以『永久性離開香港』為由,提交有效申請,提早提取強積金或職業退休計劃下的利益,我們認為你不符合『沒有以永久離開或意圖永久離開香港的要求』,故不符計劃的資格準則,不會獲發第二階段的消費券。」

其實這段政府短訊已經講得好清楚。政府的判別準則是那些曾經「以永久性離開香港為由」,申請提早提取強積金的人士,才不符合申請資格。

之所以出現DQ事故,只有兩種可能:

一、政府錯誤將沒有申請以永久性離開香港為由,提取強積金者,誤以為他們曾經提出申請。這是行政錯誤,有關的申請者只要向政府上訴,很容易就可以查出來,發消費券給他們;

二、申請人無論是移民,或者因病不再工作,曾確實申請提早領取強積金,結果其消費券申請被政府拒絕了。假設有人真的因為長期病患,想提早拿強積金。但他卻填報了「永久性離開香港」這個理由,去提取強積金,但這樣做就是訛騙,他用一個假的理由欺騙政府批准他提早提取強積金,屬刑事罪行。

三、在連登發帖的人,身在海外,但不滿政府派發第二階段消費券排斥了移民者,所以用因病提早提取強積金作為理由,發帖批評。

雖然這不是訛騙政府,但撒了謊,背後是一個政治性的質疑。

傳媒採訪相關新聞的時候,應該要反覆查證質疑者有沒有曾以「永久性離開香港」為由,申請提早提取強積金。如果他曾這樣做過,無論他的原因為何,他質疑政府無理地拒絕他的申請,本身已不成立。

我順便提醒那些想提交上訴的申請人,無論你出於什麼原因申請提早提取強積金,只要你曾以「永久性離開香港」為理由提取強積金的話,被政府拒絕消費券申請後,你正式向政府發出文件,解釋自己提取強積金的真正理由是因為需要醫病或其他原因,你等如是承認當天是在訛騙政府,恐怕這是一個「自己承認犯罪」的行為,智者不為。

你可能覺得我講話多餘,現今的人沒那麼蠢,怎會當日胡亂作一個理由去申請提早提取強積金,如今又走去上訴?

我認為,不能夠高估人們的智慧。我最近看到一則法庭新聞,有個技術員快測發現自己新冠肺炎陽性之後,就連續5天乘搭公共巴士,又光顧包括壽司店和茶餐廳,並在facebook上面發文明言自己專門去食「藍店」,還留言說「垃圾政府檢測成個星期都未有結果,『會日日出去食藍店』、『XX壽司夠藍夠愛國,逐碟瀨乾淨先至夠愛國』」。結果他被警方拘捕,承認11項「使其他人蒙受感染的危險罪」。裁判官認為案情嚴重,判被告入獄一年。

看完這單判決,我有幾個結論:

一、涉事的技術員,極無公德心,自己確診之後,到處播毒,讓其他人陷入染疫的風險當中;

二、政治上腦,刻意去破壞所謂的「藍店」;

三、行為愚蠢,到處播毒,還在網上留言,公開自己的播毒行為。

看完這個案,我就知道什麼都有限度,但人蠢卻是無限度的。因此,我提醒那些胡亂質疑政府無理拒絕他們申請消費券的人,要問問自己是否向政府撒過謊?否則自投法網,就與人無尤了。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國不跪  美國就要讓步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2日,在白宮玫瑰園搞著題為「讓美國再次富裕起來」的活動中,宣佈向各國加徵所謂「對等關稅」。美國搞了1個月零10日,在中國強硬反制下,宣佈鳴金收兵。中美兩國在瑞士日內瓦發表聯合聲明,宣佈各自降低對方115%關稅90日,雙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經貿磋商機制,解決貿易糾紛。

回想當日美國對各國無理加徵所謂「對等關稅」之時,對中國要再加34%關稅,並警告各國不要作出反制,否則美國必將報復。到中國加稅34%反制後,美國財長貝森特老羞成怒,大罵「中國是輸家,因為中國對美出口是美國對華出口的5倍,中國提高關稅又怎麼樣?」但中國就是不跪,把對美關稅加到125%,而美國亦把對華關稅加到145%,兩國貿易接近停頓。

如今看貝森特當日的說話,只覺搞笑。而中國就向全世界樹立了一個敢於強硬反制美國的榜樣。

貝森特在日內瓦會談後的吹風會向記者表示,中美兩國在談判中一致認為,雙方都不想「脫鉤」,「我們進行了非常熱烈的討論,雙方都表現出極大的尊重。我們得出的結論是,我們有共同的利益,我們都對貿易平衡感興趣,美國將繼續朝著這個方向前進。」美國官員如今的表態,變得正常多了。

要了解中美的協議減了多少關稅,先要知道雙方之前加了多少關稅。

第一部份是4月2日前美國的加稅。美國在2月4日以中國輸出芬太尼原料為由,向中國出口商品全面加徵10%關稅。中國作第一波反制,宣佈對美國進口的煤炭、液化天然氣加徵15%的關稅,對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及皮卡車加徵10%關稅。到3月4日,美國以中國反制為由,向中國出口商品再全面加徵10%關稅,即累計加20%關稅。中國隨即反制,宣布對美國雞肉、小麥、玉米、棉花加徵15%關稅;對高粱、大豆、豬肉、牛肉等品加徵10%關稅。

第二部份是美國在4月2日宣布所謂「對等關稅」後。美國先認定要加中國的「對等關稅」是34%,並是在之前加稅之上叠加的。之後中國反加美國34%。美國又將此輪加稅一步步提升至84%和125%(在之前已加稅20%上叠加上去,所以總計是145%)。中國同步反制,也把美國進商品加到125%。

如今中美的協議先以4月2日來劃線,當日加的「對等關稅」34%各自暫時減到10%,其餘加的關稅雙方同步暫時取消,然後再在90日內談判解決。而4月2日前各自加的關稅暫時保留。

對中美協議可以這樣解讀:

1.     中美雙方各自減115%關稅。令附加的關稅回到比較可承受的水平,令兩國貿易恢復。

2.     美國保留對華30%關稅,但不能說中國只保留10%對美關稅,而是中國保留對美產品基本關稅基本加徵10%,但對煤炭、液化天然氣另加15%的關稅;對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及皮卡車另加10%關稅;對美國雞肉、小麥、玉米、棉花另加15%關稅;對高粱、大豆、豬肉、牛肉等另加10%關稅,這些針對大量個別產品的加稅也同時保留。

3.     美國無論如何也要保留10%「對等關稅」,相信這是她想向各國徵收的底線。但中國爭取到同樣向美國收10%「對等關稅」,恐怕其他國家不易做到。

4.     至於中國對礦產的出口控制,在4月2日或以後的暫停,在4月2日前的繼續。

外界對會談結果普遍認為成果高於外界預期。荷蘭經紀商AFS Group研究總監佩特梅薩山斯(Arne Petimezas)的評論比較精點,他認為,美國在關稅問題上的轉變令人感到驚訝,「美國對中國的關稅似乎將下降到可控的水準,儘管這是暫時。當90天暫停期結束後,特朗普還能如何可信地提高關稅呢?他降低關稅的速度比任何人想像得都要快。」

就如我在3月初引述中央領導的表態,中國要「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就因為中國足夠強硬,才有今天談判的結果。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