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隱血測試存誤差 大腸鏡防癌更準確

生活事

隱血測試存誤差 大腸鏡防癌更準確
生活事

生活事

隱血測試存誤差 大腸鏡防癌更準確

2016年04月25日 07:33 最後更新:08:40

衞生署將於今年9月推出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資助61至70歲本港居民進行大便隱血測試。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表示支持,但指出大便隱血測試存在誤差,建議市民可考慮接受大腸鏡檢查。

潘冬松

潘冬松


基金會委員、港大外科學系名譽教授潘冬松指出,大便隱血測試準確度約8成,有機會因腸發炎、痔瘡等出現「假陽性」,或因瘜肉並非長期出血而出現「假陰性」的情況,發現瘜肉的機會亦少於5成,故即使大便隱血測試呈陰性,亦未能完全排除患大腸癌的可能性。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他建議若市民希望預防大腸癌,甚或已有大便帶血、腹部不適等病徵,應馬上求診,考慮直接接受大腸鏡檢查。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潘冬平亦指出以往大腸癌患者出現肝轉移會被視為絕症,但現時可採用進取的綜合治療方案,同步切除肝、腸後,再配合術後化療,病人的五年存活率高達5成,10年存活率亦達4成。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呼籲市民響應大腸癌關注月,透過實踐健康生活模式和定期進行篩查,預防患上大腸癌。

大腸癌篩查

大腸癌篩查

徐表示,大腸癌是本港第三常見的癌症,亦是致命癌症的第二位,在2022年,本港錄得5190宗新症,同期有2270宗因患上大腸癌而死亡的個案。

大腸癌篩查計劃

大腸癌篩查計劃

衞生署表示,大腸癌篩查計劃自2016年推行以來運作暢順,24年新參與計劃的人數約8萬6千人,是計劃推行以來最多人參與的一年。截至去年底,累計已有約51萬名合資格人士參與計劃,約3400人確診大腸癌,當中約2400宗已進行初步分析,其中約56%屬早期個案,治癒率較高。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署方又指,截至24年底,約1090名基層醫療醫生已參與計劃,參與計劃的大腸鏡醫生有約260名,在提供大腸鏡檢查基本服務時,大腸鏡醫生只可向參加者收取不多於1千元的額外費用。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