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1949至1975年出生香港居民 周三起可參加大腸癌篩查計劃

社會事

1949至1975年出生香港居民  周三起可參加大腸癌篩查計劃
社會事

社會事

1949至1975年出生香港居民 周三起可參加大腸癌篩查計劃

2024年12月30日 21:40 最後更新:22:34

衞生署宣布,1949至1975年出生的香港居民,由本星期三起將符合資格參加政府資助的大腸癌篩查計劃,呼籲合資格人士盡早參加計劃,同時透過實踐健康生活,以預防大腸癌。

計劃資助所有50至75歲、沒有大腸癌徵狀的香港居民每兩年到私營機構接受一次篩查。

衞生署。 政府新聞處圖片

衞生署。 政府新聞處圖片

有意參加計劃的人士應先約見已參與計劃的基層醫療醫生,並由該醫生安排大便免疫化學測試。如大便免疫化學測試結果呈陽性,參加者會獲轉介到已參與計劃的大腸鏡醫生接受政府資助的大腸鏡檢查。如測試結果呈陰性,參加者應於兩年後進行覆檢。

截至本月,新參與計劃的人數有約80500人,是計劃自2016年推行以來最多人參與的年份;累計已有約50萬7000名合資格人士參與計劃,約75700人,即15%的大便免疫化學測試結果呈陽性,約39000人,即7.7%在接受大腸鏡檢查後確診大腸腺瘤,約3300人,即0.7%確診大腸癌。

經計劃確診大腸癌的個案中,約2400宗已進行初步分析,結果顯示約56%屬於早期個案,治癒率較高。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呼籲市民響應大腸癌關注月,透過實踐健康生活模式和定期進行篩查,預防患上大腸癌。

大腸癌篩查

大腸癌篩查

徐表示,大腸癌是本港第三常見的癌症,亦是致命癌症的第二位,在2022年,本港錄得5190宗新症,同期有2270宗因患上大腸癌而死亡的個案。

大腸癌篩查計劃

大腸癌篩查計劃

衞生署表示,大腸癌篩查計劃自2016年推行以來運作暢順,24年新參與計劃的人數約8萬6千人,是計劃推行以來最多人參與的一年。截至去年底,累計已有約51萬名合資格人士參與計劃,約3400人確診大腸癌,當中約2400宗已進行初步分析,其中約56%屬早期個案,治癒率較高。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署方又指,截至24年底,約1090名基層醫療醫生已參與計劃,參與計劃的大腸鏡醫生有約260名,在提供大腸鏡檢查基本服務時,大腸鏡醫生只可向參加者收取不多於1千元的額外費用。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