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大橋周六發生爆炸,造成橋面坍塌,至少3人死亡。國際社會關注俄烏戰爭衝突或將升級,更令人擔心的是,一旦破壞關鍵基礎設施成為常規手段,未來所有國家面臨的安全風險和全球緊張程度都將直線上升。
克里米亞大橋,又稱克赤大橋,全長19公里,連接克里米亞半島的刻赤市(Kerch)與俄羅斯南部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Krasnodar Krai),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取得克里米亞半島後下令建造,普京本人更親自在橋上駕駛大卡車,慶祝通車。該橋是俄羅斯佔領象徵,同時是運送武器和物資到烏克蘭南部的重要道路。
綜合外電報道,俄羅斯已確認,是汽車炸彈襲擊,貨車在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南部登記,執法人員已開始搜索登記者的寓所。總統普京已下令成立委員會,徹查事件。
雖然烏克蘭政府未有承認襲擊,但高官們已趁機嘲諷俄羅斯,挑釁味十足。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周六,烏克蘭大部分地區維持晴朗的好天氣,但克里米亞卻烏雲密布,無論烏雲成因是什麼,烏克蘭人都知道該做什麼,烏克蘭的未來是陽光普照,希望領土日後沒有佔領者,尤其是克里米亞。
烏克蘭總統顧問波多利亞克形容,克里米亞大橋只是個開始,任何非法的東西都會被破壞,任何被偷去的東西都會回歸烏克蘭。澤倫斯基一名幕僚則形容,「普京應該感到高興,沒有人能獲得這麼昂貴的生日禮物」。
烏克蘭國家安全局在推特上改編前人詩句稱,「大橋在美麗地燃燒」,「克里米亞的夜鶯遇見烏克蘭國家安全局」。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批評,基輔政權對民用基礎設施被破壞的反應證明其恐怖主義的性質。《烏克蘭真理報》亦認為,這些句子除嘲諷意味外,似乎還暗示烏克蘭國家安全局是爆炸事件的幕後推手。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學者馬丁(Mike Martin)表示,目前有兩條鐵路連結克里米亞和赫爾松地區,俄軍補給極度依賴鐵路運輸,其中一條是克赤大橋,炸毀具戰略和象徵意義,幾乎可以肯定襲擊是烏克蘭武裝部隊策劃。美國《政客新闢聞網》則描述,爆炸正發生在普京70歲生日隔天,是對普京個人的重大羞辱,這次爆炸宛如對俄羅斯的一記耳光。
伊朗記者魯霍拉•莫達貝爾明言,爆炸在「澤連斯基呼籲對俄羅斯進行先發制人的打擊」後發生,同時是美國給出綠色信號並使用美國武器的情況下進行,顯示美方有意加劇衝突和敵對行為。莫達貝爾還提到,澤連斯基周五通過法令定性北方四島是「俄羅斯佔領的日本領土」,所有的這一切都表明,白宮為澤連斯基策劃的劇本已經進入新的危險階段,目前無法預測烏克蘭下一次的襲擊可能發生在哪個地區。
針對大橋遇襲,莫斯科強硬派表態還擊,例如,俄羅斯聯邦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久加諾夫認為,這場「恐怖攻擊」為人們敲響警鐘,「特別任務必須轉變為反恐任務」。俄羅斯國家電視台主持人索洛維約夫(Vladimir Solovyov)呼籲當局摧毀烏克蘭的橋樑、水壩、鐵路、火力發電廠等基礎建設,讓烏克蘭陷入黑暗期。
值得留意的是,今年7月,烏克蘭官方提到,或許會攻擊克里米亞,尤其是克里米亞大橋。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警告,任何針對該地區的外部攻擊都將引發俄方「審判日」式的回應。
目前,俄方仍未透露如何報復,但美國官方就嘗試與事故割席。美國國防部加倫·加恩中校8日回應記者提問,稱美方已得知爆炸事故的消息,沒有什麼可補充,強調烏克蘭人正在戰鬥,他們有權決定如何、何時以及在哪里這樣做。至於白宮和國務院,則有未回應塔斯社的置評請求。
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崔珩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分析,在一些人看來,俄羅斯沒有選擇。克里米亞大橋爆炸若最終被證實為蓄意襲擊,俄羅斯只有使用高強度的報復才能讓外界相信俄羅斯划定「紅線」、堅守「紅線」的決心。
持類似觀點的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所研究員王曉泉說,這意味著未來俄烏後方的民用基礎設施受襲風險將大大增加,雙方的戰爭創傷將更加難以愈合。
值得警惕的是,此次克里米亞大橋爆炸是不久前「北溪」管道洩漏事件後又一次對關鍵基礎設施的破壞。
分析人士表示,上述兩起事件均屬於常規軍事行動以外的「盤外招」,使出這些「盤外招」,是衝突相關方打破規則的一個很不好的信號。崔珩分析說,短期來看,這意味著衝突螺旋升級,俄烏雙方已經打出「不死不休」的敵對情緒。從更廣的維度看,未來一旦破壞關鍵基礎設施成為常態手段,所有國家面臨的安全風險都將升級,這對全世界來說,都是一個警鐘。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